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0页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8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8-9页 |
三、研究内容和思路 | 第9-10页 |
第一章 金元时期山西全真教 | 第10-34页 |
一、金元时期全真教在山西的传入 | 第10-12页 |
二、金元时期山西全真教的发展 | 第12-20页 |
(一)全山西全真教的发展阶段(1180—1220) | 第13页 |
(二)山西全真教的兴盛阶段(1220—1280) | 第13-17页 |
(三)山西全真教的低谷阶段(1280—1310) | 第17-19页 |
(四)山西全真教的复苏阶段(1310—1368) | 第19-20页 |
三、山西全真教道观的分布状况 | 第20-23页 |
(一)山西全真教道观的类型 | 第20-22页 |
(二)山西全真教道观的数量 | 第22页 |
(三)山西全真教道观的分布特点 | 第22-23页 |
四、山西全真教的分支及其主要活动 | 第23-34页 |
(一)遇仙派 | 第23-26页 |
(二)龙门派 | 第26-31页 |
(三)全真教道士在山西的活动 | 第31-34页 |
第二章 金元时期山西真大教 | 第34-44页 |
一、金元时期山西真大教的传播情况 | 第34-39页 |
二、山西真大教的道观 | 第39-41页 |
三、山西真大道教的历史人物及主要活动 | 第41-44页 |
第三章 金元时期山西正一道和太一道 | 第44-52页 |
一、正一道在山西的发展情况 | 第44-46页 |
二、太一道在山西的发展情况 | 第46-52页 |
第四章 金元时期山西道派特点 | 第52-58页 |
一、山西道派的发展呈现不平衡性 | 第52-53页 |
二、金元时期山西道教更加注重精神修炼 | 第53-54页 |
三、对道教文化和艺术的发展影响深远 | 第54-58页 |
结语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附表一 | 第66-68页 |
附表二 | 第68-76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