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28页 |
1.1 内毒素与脓毒血症 | 第10-13页 |
1.1.1 内毒素的化学结构 | 第10-11页 |
1.1.2 内毒素的超分子结构 | 第11-12页 |
1.1.3 内毒素的生物活性 | 第12-13页 |
1.1.4 脓毒血症与脓毒性休克 | 第13页 |
1.2 内毒素的检测 | 第13-17页 |
1.2.1 家兔法 | 第13页 |
1.2.2 鲎实验法 | 第13-15页 |
1.2.3 生物传感器法 | 第15-17页 |
1.3 内毒素的去除 | 第17-22页 |
1.3.1 活性炭 | 第17-18页 |
1.3.2 阴离子交换色谱 | 第18页 |
1.3.3 多粘菌素B固定化吸附剂 | 第18-19页 |
1.3.4 组氨酸固定化吸附剂 | 第19页 |
1.3.5 具有聚阳离子配基的色谱 | 第19-21页 |
1.3.6 抗内毒素多肽药物 | 第21-22页 |
1.3.7 抗内毒素抗体 | 第22页 |
1.4 特异性结合内毒素的蛋白 | 第22-27页 |
1.4.1 脂多糖结合蛋白 | 第23-24页 |
1.4.2 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 | 第24页 |
1.4.3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 | 第24-27页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 第27-28页 |
2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和脂多糖结合蛋白的制备 | 第28-47页 |
2.1 引言 | 第28页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8-31页 |
2.2.1 材料与试剂 | 第28-30页 |
2.2.2 主要仪器及耗材 | 第30-31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31-38页 |
2.3.1 HEK293F细胞的瞬时转染及FcMBL表达 | 第31页 |
2.3.2 重组LBP酵母表达载体的准备 | 第31-32页 |
2.3.3 毕赤酵母感受态细胞制备及电转 | 第32页 |
2.3.4 毕赤酵母表达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 第32-33页 |
2.3.5 重组LBP的毕赤酵母表达与检测 | 第33-34页 |
2.3.6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制备及转化 | 第34页 |
2.3.7 重组LBP的大肠杆菌表达及菌体破碎 | 第34-35页 |
2.3.8 亲和层析纯化 | 第35页 |
2.3.9 SDS-PAGE和蛋白浓度和纯度的测定 | 第35-36页 |
2.3.10 ELISA法检测FcMBL和LBP的活性 | 第36-37页 |
2.3.11 BLI法检测FcMBL的生物活性 | 第37-38页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8-46页 |
2.4.1 HEK293F细胞重组表达FcMBL及纯化 | 第38-40页 |
2.4.2 毕赤酵母重组表达LBP及检测 | 第40-42页 |
2.4.3 大肠杆菌重组表达LBP及纯化 | 第42-44页 |
2.4.4 ELISA法检测FcMBL和LBP的活性 | 第44-45页 |
2.4.5 BLI法检测FcMBL的生物活性 | 第45-46页 |
2.5 小结 | 第46-47页 |
3 内毒素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47-59页 |
3.1 引言 | 第47页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47-48页 |
3.2.1 材料与试剂 | 第47-48页 |
3.2.2 主要仪器及耗材 | 第48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48-52页 |
3.3.1 显色基质鲎试剂盒检测内毒素方法 | 第48-49页 |
3.3.2 内毒素检测回收率的计算 | 第49页 |
3.3.3 显色基质鲎试剂法检测内毒素影响因素的优化 | 第49-50页 |
3.3.4 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内毒素浓度 | 第50页 |
3.3.5 HRP标记重组甘露糖结合凝集素 | 第50-51页 |
3.3.6 SDS-PAGE电泳银染检测内毒素浓度 | 第51-52页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2-58页 |
3.4.1 FcMBL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内毒素 | 第52-53页 |
3.4.2 鲎试剂检测内毒素准确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3-57页 |
3.4.3 SDS-PAGE银染法检测内毒素 | 第57-58页 |
3.5 小结 | 第58-59页 |
4 重组甘露糖凝集素的吸附剂制备及效果研究 | 第59-72页 |
4.1 引言 | 第59页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59-60页 |
4.2.1 材料与试剂 | 第59页 |
4.2.2 主要仪器及耗材 | 第59-60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60-64页 |
4.3.1 FcMBL于磁性琼脂糖微球的定向固载 | 第60页 |
4.3.2 FcMBL固载于磁珠后洗脱条件的优化 | 第60-61页 |
4.3.3 FcMBL的磁珠吸附剂对内毒素的吸附检测 | 第61页 |
4.3.4 FcMBL的琼脂糖凝胶吸附剂制备 | 第61-63页 |
4.3.5 环氧基密度和氨基密度的测定 | 第63-64页 |
4.3.6 FcMBL的琼脂糖凝胶吸附剂对内毒素的吸附动力学评价 | 第64页 |
4.3.7 FcMBL的琼脂糖凝胶吸附剂对内毒素的等温吸附评价 | 第64页 |
4.3.8 FcMBL的琼脂糖凝胶吸附剂对内毒素的吸附特异性评价 | 第64页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4-71页 |
4.4.1 FcMBL的磁珠吸附剂制备及对内毒素的吸附效果 | 第64-66页 |
4.4.2 FcMBL的琼脂糖凝胶吸附剂合成 | 第66-67页 |
4.4.3 FcMBL的琼脂糖凝胶吸附剂对内毒素的吸附动力学 | 第67-69页 |
4.4.4 FcMBL的琼脂糖凝胶吸附剂对内毒素的等温吸附 | 第69-70页 |
4.4.5 FcMBL的琼脂糖凝胶吸附剂对内毒素的吸附特异性 | 第70-71页 |
4.5 小结 | 第71-72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附录A 重组人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的序列信息 | 第79-80页 |
附录B 重组人脂多糖结合蛋白的序列信息 | 第80-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