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论文

嗜酸乳杆菌代谢有机酸检测及其神经保护作用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引言第8-9页
1 文献综述第9-23页
    1.1 肠道菌群第9-11页
        1.1.1 肠道菌群介绍第9-10页
        1.1.2 肠道菌群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第10-11页
    1.2 肠道菌群和脑肠轴研究进展第11-19页
        1.2.1 肠道菌群对动物大脑及行为的影响第12-15页
        1.2.2 肠道菌群与脑肠轴之间的调节机制第15-19页
    1.3 神经干细胞第19-22页
        1.3.1 神经干细胞的概述第19页
        1.3.2 神经干细胞的来源和类型第19-21页
        1.3.3 神经干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第21-22页
    1.4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第22-23页
2 嗜酸乳杆菌上清液的获取第23-29页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23-24页
        2.1.1 实验菌株第23页
        2.1.2 实验药品第23页
        2.1.3 实验仪器第23-24页
    2.2 实验方法第24-26页
        2.2.1 嗜酸乳杆菌的复苏和活化第24页
        2.2.2 嗜酸乳杆菌的形态学观察第24-25页
        2.2.3 嗜酸乳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第25-26页
        2.2.4 嗜酸乳杆菌上清液的制备第26页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26-28页
        2.3.1 嗜酸乳杆菌的复苏和活化第26页
        2.3.2 嗜酸乳杆菌的微观形态第26-27页
        2.3.3 嗜酸乳杆菌的生长曲线第27-28页
    2.4 小结第28-29页
3 HPLC测定嗜酸乳杆菌上清液中乳酸和乙酸方法的优化第29-38页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29-30页
        3.1.1 实验药品第29页
        3.1.2 实验仪器第29-30页
    3.2 实验方法第30-31页
        3.2.1 色谱条件的优化第30页
        3.2.2 嗜酸乳杆菌上清液样品的预处理第30页
        3.2.3 标准曲线的测定第30-31页
        3.2.4 加标回收实验第31页
        3.2.5 方法的重复性检测第31页
        3.2.6 不同培养时间获取上清液中乳酸和乙酸的变化第31页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1-36页
        3.3.1 流动相的选择第31-32页
        3.3.2 流动相浓度的选择第32页
        3.3.3 流动相pH的选择第32页
        3.3.4 流速的选择第32-33页
        3.3.5 柱温的选择第33页
        3.3.6 标准曲线测定结果第33-34页
        3.3.7 加标回收实验第34页
        3.3.8 方法重复性评价第34-35页
        3.3.9 不同培养时间获取上清液中乳酸和乙酸的变化第35页
        3.3.10 样品色谱图分析第35-36页
    3.4 小结第36-38页
4 嗜酸乳杆菌上清液对NSCs增殖的影响第38-60页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38-39页
        4.1.1 实验动物第38页
        4.1.2 实验药品第38-39页
        4.1.3 实验仪器第39页
    4.2 实验方法第39-47页
        4.2.1 实验溶液配制第39-42页
        4.2.2 NSCs的分离提取第42-43页
        4.2.3 NSCs的传代培养第43页
        4.2.4 NSCs生长曲线的测定第43-44页
        4.2.5 NSCs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第44-45页
        4.2.6 嗜酸乳杆菌上清液对细胞毒性检测第45-46页
        4.2.7 嗜酸乳杆菌上清液对NSCs形态学影响第46页
        4.2.8 嗜酸乳杆菌上清液对NSCs增殖情况考察第46-47页
        4.2.9 嗜酸乳杆菌上清液对NSCs死活染色观察第47页
        4.2.10 嗜酸乳杆菌上清液中有机酸对NSCs增殖情况考察第47页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7-59页
        4.3.1 体外培养的NSC第47-48页
        4.3.2 NSCs生长曲线第48-49页
        4.3.3 NSCs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第49-50页
        4.3.4 嗜酸乳杆菌上清液对细胞毒性影响第50-53页
        4.3.5 嗜酸乳杆菌上清液对NSCs形态学影响第53页
        4.3.6 嗜酸乳杆菌上清液对NSCs的增殖第53-54页
        4.3.7 嗜酸乳杆菌上清液对NSCs死活染色第54-55页
        4.3.8 嗜酸乳杆菌上清液中有机酸对NSCs的增殖第55-59页
    4.4 小结第59-60页
结论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7页
致谢第67-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盘尾丝虫几丁质酶OvCht1的克隆表达与抑制
下一篇:甲状旁腺激素定点生物素化及其纳米抗体的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