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城市经济管理论文

房地产市场调控中有效运用行政手段的对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1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8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8页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8-19页
        1.3.1 研究思路第18-19页
        1.3.2 研究方法第19页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第19-21页
        1.4.1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4.2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第20-21页
第2章 房地产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分析第21-35页
    2.1 房地产与房地产市场的概念界定第21-23页
        2.1.1 房地产的内涵第21-22页
        2.1.2 房地产市场的内涵第22页
        2.1.3 房地产市场的分类第22-23页
    2.2 房地产市场的地位和特征第23-26页
        2.2.1 房地产市场的地位第23-24页
        2.2.2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特征第24-26页
    2.3 房地产市场调控的行政手段第26-30页
        2.3.1 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基本手段第26-27页
        2.3.2 房地产市场调控中行政手段的类别第27-29页
        2.3.3 行政手段的特点第29-30页
    2.4 房地产市场调控的相关理论第30-35页
        2.4.1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理论第30-32页
        2.4.2 寻租理论第32-33页
        2.4.3 房地产周期理论第33-35页
第3章 助推房价高涨背后的行政逻辑分析第35-43页
    3.1 地方政府官员寻租行为扭曲行政手段第35-37页
        3.1.1 地方政府官员对房地产的定位存在误区第35-36页
        3.1.2 地方政府官员“经济人”角色促使其追逐个人利益第36-37页
    3.2 行政手段运用不当导致投机炒房及中介乱市第37-40页
        3.2.1 房地产的高利润与保值增值功能吸引大量炒房者第37-38页
        3.2.2 五限行政手段松紧失度引致投机炒房第38-39页
        3.2.3 行政手段不到位导致中介市场的不规范发展第39-40页
    3.3 政府行政责任失位导致房地产市场结构失衡第40-43页
        3.3.1 保障性住房供应存在问题第40-41页
        3.3.2 租赁市场发展缓慢第41-43页
第4章 行政手段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效果分析第43-60页
    4.1 房地产市场调控的行政措施回顾第43-46页
        4.1.1 房改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历程第43-44页
        4.1.2 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中的具体行政措施第44-46页
    4.2 行政手段对房地产市场发展作用的案例分析第46-55页
        4.2.1 上海市综合创新型行政调控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效果分析第46-50页
        4.2.2 长沙市区域性限购限售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效果分析第50-53页
        4.2.3 西宁市“一价清”政策落实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效果分析第53-55页
    4.3 行政手段对房地产市场调控作用的辩证分析第55-60页
        4.3.1 行政手段房市调控效果评估的指标体系与方法第55-56页
        4.3.2 行政手段对房地产市场调控之利第56-57页
        4.3.3 行政手段对房地产市场调控之弊第57-60页
第5章 国内外房地产市场调控中行政手段运用的有益经验第60-66页
    5.1 国外房市调控中行政手段运用的有益经验第60-62页
        5.1.1 德国的行政法律模式第60-61页
        5.1.2 新加坡的保障性住房主导模式第61-62页
    5.2 国内部分城市行政调控的有益经验第62-66页
        5.2.1 重庆市行政调控模式第62-64页
        5.2.2 上海、长沙和西宁市的有益经验第64-66页
第6章 发挥行政手段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积极作用的对策第66-77页
    6.1 政府行政调控与市场边界的合理界定第66-69页
        6.1.1 不越位:创建良好的商品房市场环境第66-67页
        6.1.2 不缺位: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第67-68页
        6.1.3 不错位:反对“一刀切”式行政调控第68-69页
    6.2 适度性运用行政手段第69-71页
        6.2.1 根据房地产周期进行行政调控第69页
        6.2.2 注重行政调控的频度、力度第69-70页
        6.2.3 建立行政调控的效果反馈机制适时更新行政政策第70-71页
    6.3 行政手段与其他调控手段整协运用第71-72页
        6.3.1 行政手段与其他调控手段整协运用的必要性第71页
        6.3.2 经济、法律与行政三种手段整协运用第71-72页
    6.4 强化地方政府责任意识落实行政调控第72-77页
        6.4.1 严格对地方政府的行政问责制第73页
        6.4.2 强化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督检查工作第73-74页
        6.4.3 严厉打击炒房第74-75页
        6.4.4 严惩房地产市场中的寻租腐败第75-77页
结论与展望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2页
致谢第82-8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益平衡视角下城郊村违章建筑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BF小区商业项目营销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