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5-16页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省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相关理论 | 第19-26页 |
2.1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相关理论 | 第19-22页 |
2.1.1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基本概念及体系架构 | 第19-20页 |
2.1.2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分类 | 第20-22页 |
2.2 省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相关理论 | 第22-26页 |
2.2.1 省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概念 | 第22-23页 |
2.2.2 省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特点特征 | 第23-24页 |
2.2.3 省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作用 | 第24-25页 |
2.2.4 省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运营模式 | 第25-26页 |
第三章 省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绩效评价分析 | 第26-33页 |
3.1 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 | 第26-28页 |
3.1.1 绩效管理 | 第26-27页 |
3.1.2 绩效评价体系 | 第27-28页 |
3.2 省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绩效评价要素 | 第28-33页 |
3.2.1 评价目标 | 第28-29页 |
3.2.2 评价对象 | 第29-32页 |
3.2.3 评价标准 | 第32-33页 |
第四章 省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33-50页 |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34-35页 |
4.2 省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确立 | 第35-37页 |
4.3 省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评价指标筛选 | 第37-45页 |
4.3.1 数据收集与汇总 | 第37-38页 |
4.3.2 因子分析 | 第38-42页 |
4.3.3 指标诠释 | 第42-45页 |
4.4 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45-47页 |
4.5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第47页 |
4.6 模糊综合评价法具体步骤 | 第47-48页 |
4.7 评价结果分析 | 第48-50页 |
第五章 实例分析——H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绩效评价 | 第50-65页 |
5.1 H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运行情况介绍 | 第50-53页 |
5.1.1 H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简介 | 第50页 |
5.1.2 H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架构 | 第50-52页 |
5.1.3 H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运行情况 | 第52-53页 |
5.2 H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绩效评价过程与结果 | 第53-62页 |
5.2.1 确定指标体系权重 | 第53-59页 |
5.2.2 模糊综合评价 | 第59-62页 |
5.3 H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评价结果分析 | 第62-65页 |
5.3.1 评价结果 | 第62页 |
5.3.2 指标评价及改进 | 第62-63页 |
5.3.3 发展建议 | 第63-6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附录 | 第71-79页 |
附录A | 第71-75页 |
附录B | 第75-78页 |
附录C | 第78-79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