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课题来源 | 第10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2 黄尧先生简介 | 第11页 |
3 黄尧先生宏观教育研究的论著 | 第11-13页 |
·《中国教育宏观政策研究》梗概 | 第12页 |
·《21世纪初中国职业教育宏观政策研究》梗概 | 第12-13页 |
4 研究方法和路线 | 第13-15页 |
·文献查阅法 | 第13页 |
·专访、对话法 | 第13页 |
·历史事件分析法 | 第13页 |
·比对研究法 | 第13页 |
·研究路线 | 第13-15页 |
第二章 黄尧任职期间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 第15-38页 |
1 坚持改革和发展中国职业教育的方针不动摇 | 第15-22页 |
·宣传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要性 | 第16-17页 |
·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针和政策 | 第17-18页 |
·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举措 | 第18-20页 |
·依靠全社会办职业教育,推动多元化办学体制 | 第18页 |
·改革管理体制,调整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 | 第18-19页 |
·深化进行机制改革,推行新机制新模式 | 第19页 |
·推动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开创教育为"三农"服务新局面 | 第19-20页 |
·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 | 第20-21页 |
·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 第21-22页 |
·扩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 | 第21页 |
·提高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素质 | 第21-22页 |
2 深化改革加大调整力度推动职业教育积极发展 | 第22-28页 |
·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积极发展 | 第22-24页 |
·开创我国职业教育的新局面 | 第22-23页 |
·启动"创新工程" | 第23页 |
·实施"创新工程" | 第23-24页 |
·深化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措施和政策 | 第24-27页 |
·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改革,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 第24页 |
·探索职业教育的发展新模式,建立学校与市场密切联系的机制 | 第24-25页 |
·深化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推行产教结合模式实行"订单式"培养 | 第25-27页 |
·推动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措施和政策 | 第27-28页 |
3 坚持"科学发展观",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2005-2007年) | 第28-36页 |
·加快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 | 第29-31页 |
·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 | 第29-30页 |
·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 第30-31页 |
·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 | 第31页 |
·以服务为宗旨,实施"四大工程" | 第31-32页 |
·以就业为导向,加速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 | 第32-33页 |
·全面推进职教师资队伍建设 | 第33-35页 |
·推进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举措 | 第33-34页 |
·规划"十一五"职教师资队伍建设 | 第34-35页 |
·职业教育改革取得的成效 | 第35-36页 |
4 小结 | 第36-38页 |
第三章 黄尧现代职业教育思想初探 | 第38-56页 |
1 黄尧对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思考 | 第38-42页 |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职业教育体系 | 第38-40页 |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 第40-42页 |
2 黄尧现代职业教育思想中的服务理念 | 第42-47页 |
·我国职业教育的服务功能 | 第42-44页 |
·我国职业教育的服务理念 | 第44-47页 |
3 黄尧现代职业教育思想中产教结合机制和模式 | 第47-50页 |
·工学结合在世界职业教育史上的演义 | 第47-48页 |
·黄尧先生对工学(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机制、模式的深入研究 | 第48-50页 |
4 黄尧现代职业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 第50-54页 |
·黄尧现代职业教育思想的时代特征 | 第50-51页 |
·黄尧现代职业教育思想的中国特色 | 第51-52页 |
·黄尧现代职业教育思想的创新特征 | 第52-53页 |
·黄尧现代职业教育思想以能力为本位的特征 | 第53-54页 |
5 小结 | 第54-56页 |
结语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作者简介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