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H1、GM12878和K562细胞中组蛋白修饰及转录因子对基因表达的影响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8页
主要缩略语中英文对照第9-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9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5页
    1.2 转录因子调控基因表达第15-20页
    1.3 组蛋白修饰调控基因表达第20-23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3-28页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第28-29页
第二章 研究方法第29-39页
    2.1 基因表达水平、转录因子及组蛋白修饰结合信号的计算第29-30页
        2.1.1 基因表达水平的计算第29页
        2.1.2 转录因子结合信号的计算第29-30页
        2.1.3 组蛋白修饰结合信号的计算第30页
    2.2 信息参量的筛选第30-32页
        2.2.1 前向引入法第30-31页
        2.2.2 后向剔除法第31页
        2.2.3 混合筛选法第31-32页
    2.3 预测算法第32-35页
        2.3.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第32-33页
        2.3.2 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第33-34页
        2.3.3 随机森林回归模型第34-35页
    2.4 交叉验证和相关性分析第35-39页
        2.4.1 十折交叉验证第35-36页
        2.4.2 Pearson相关系数第36页
        2.4.3 Spearman相关系数第36-37页
        2.4.4 拟合优度第37-38页
        2.4.5 偏相关系数第38-39页
第三章 人类胚胎干细胞中基于转录因子结合信号的基因表达水平预测第39-51页
    3.1 数据集第39-40页
    3.2 特征量化和回归模型第40-43页
        3.2.1 转录因子的结合信号第40页
        3.2.2 转录因子与基因关联强度的定义第40-41页
        3.2.3 转录因子综合指标的定义第41-42页
        3.2.4 HCP基因和LCP基因的划分第42-43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3-50页
        3.3.1 转录因子与基因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分析第43-45页
        3.3.2 基于转录因子综合指标预测基因表达水平第45-47页
        3.3.3 基于“最优”模型预测HCP和LCP基因的表达水平第47-49页
        3.3.4 转录因子上调基因和下调基因的预测第49-50页
    3.4 小结第50-51页
第四章 三种人类细胞中转录因子及组蛋白修饰对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第51-67页
    4.1 数据集第51页
    4.2 特征量化和回归模型第51-54页
        4.2.1 转录因子的结合信号第51-52页
        4.2.2 组蛋白修饰的结合信号第52页
        4.2.3 转录因子与基因的关联强度第52页
        4.2.4 组蛋白修饰与基因的关联强度第52-53页
        4.2.5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第53页
        4.2.6 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第53页
        4.2.7 随机森林回归模型第53-54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54-66页
        4.3.1 组蛋白修饰与基因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分析第54-56页
        4.3.2 转录因子的细胞系特异性分析第56页
        4.3.3 转录因子及组蛋白修饰对全基因组基因表达水平的预测第56-57页
        4.3.4 转录因子和组蛋白修饰功能相似性研究第57-58页
        4.3.5 组蛋白修饰及转录因子对基因表达的作用分析第58-62页
        4.3.6 H3K36me3和POLR2A预测基因表达水平第62-63页
        4.3.7 H3K36me3对基因表达的调控第63-64页
        4.3.8 与前人工作的对比第64-66页
    4.4 小结第66-67页
第五章 人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H3K36me3与基因表达差异程度的关联性分析第67-80页
    5.1 数据集第67-68页
    5.2 H3K36me3结合信号的量化和差异基因、宽H3K36me3峰基因的识别第68-70页
        5.2.1 H3K36me3结合信号的计算第68页
        5.2.2 差异H3K36me3水平基因的识别第68-69页
        5.2.3 差异表达基因的识别第69页
        5.2.4 宽H3K36me3峰基因的识别第69-70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70-79页
        5.3.1 人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中H3K36me3的分布第70-72页
        5.3.2 H3K36me3水平对基因表达差异程度的作用分析第72-74页
        5.3.3 转录因子与基因差异表达的相关性分析第74-75页
        5.3.4 H3K36me3对基因差异表达的作用与基因表达水平和基因长度的关联性分析第75-76页
        5.3.5 其它疾病中H3K36me3对基因差异表达的作用第76-77页
        5.3.6 人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驱动基因的识别第77-78页
        5.3.7 H3K36me3结合宽度与基因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分析第78-79页
    5.4 小结第79-80页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第80-83页
    6.1 本文的工作总结第80-81页
    6.2 工作展望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96页
附录第96-116页
致谢第116-11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完成的学术论文第117页

论文共1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分子马达群体行为的动力学模型
下一篇:超低熔点共聚酯材料的制备及其对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