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

乡村旅游地游客感知的代际差异研究

致谢第6-7页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1 引言第13-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1.1 我国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第13页
        1.1.2 代际理论提供乡村旅游开发新视角第13-14页
    1.2 研究意义第14页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第14-16页
        1.3.1 研究思路第14-15页
        1.3.2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4 研究方法第16页
    1.5 研究可能存在的创新点第16-18页
2 相关概念理论与相关研究综述第18-28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8-20页
        2.1.1 乡村旅游第18页
        2.1.2 乡村要素第18-19页
        2.1.3 感知第19页
        2.1.4 代第19-20页
    2.2 相关理论介绍第20-21页
        2.2.1 代际差异理论第20页
        2.2.2 游客感知价值理论第20-21页
    2.3 相关研究综述第21-28页
        2.3.1 乡村旅游研究综述第21-22页
        2.3.2 代际划分研究综述第22-24页
        2.3.3 代际差异研究综述第24-26页
        2.3.4 代际差异理论应用于旅游研究的综述第26-28页
3 研究设计第28-34页
    3.1 乡村要素感知测量量表的设计第28-30页
        3.1.1 测量量表的选取原则第28页
        3.1.2 测量量表的设计步驟第28-29页
        3.1.3 维度及测量指标的初步确定第29-30页
        3.1.4 测量量表的初步形成第30页
    3.2 研究模型与研究假设第30-31页
        3.2.1 研究模型第30-31页
        3.2.2 研究假设第31页
    3.3 问卷设计及调查设计第31-34页
        3.3.1 问卷确定第31-33页
        3.3.2 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第33-34页
4 实证分析第34-49页
    4.1 调查数据的整体信度检验第34页
    4.2 人口统计学基本特征分析第34-35页
    4.3 乡村游客感知要素的描述统计分析第35-37页
    4.4 乡村游客感知要素的因子分析第37-43页
        4.4.1 KMO值的计算和巴特利球体检验第37页
        4.4.2 因子分析结果第37-43页
    4.5 研究假设的修正第43页
    4.6 乡村旅游地乡村要素感知的代际差异分析第43-49页
        4.6.1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43-45页
        4.6.2 方差分析第45-49页
5 研究结论与建议第49-55页
    5.1 研究结论第49-51页
        5.1.1 勾画了乡村旅游地游客微观画像第49页
        5.1.2 构建并验证了乡村旅游地游客感知要素指标体系第49-50页
        5.1.3 乡村游客对乡村旅游地乡村要素感知存在代际差异第50-51页
    5.2 研究建议第51-53页
        5.2.1 针对细分市场营销的建议第51-52页
            (1)针对50、60后,积极开发“夕阳”老年市场第51页
            (2)针对70、80后,稳健扩大“正午”壮年市场第51-52页
            (3)针对90、00后,继续刺激“朝阳”青年市场第52页
        5.2.2 针对政府相关部门的建议第52-53页
            (1)加强生态保护,保持原生环境第52页
            (2)完善基础设施,助力发展后劲第52页
            (3)加大监管力度,提升旅游形象第52-53页
        5.2.3 针对乡村旅游企业的建议第53页
            (1)挖掘人文内涵,增强乡情乡味第53页
            (2)深化旅游产品,加强游客体验第53页
            (3)完善旅游设施,提高游客满意第53页
    5.3 研究不足第53-54页
    5.4 研究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附录A第59-61页
作者简介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数据背景下A网络媒体公司精准化营销策略研究
下一篇:游客体验视角下三台山景区旅游产品开发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