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净水厂污泥基活性炭对镍离子和四环素的吸附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净水厂污泥的特点、危害及处理第10-13页
        1.2.1 净水厂污泥的特点第10-11页
        1.2.2 净水厂污泥的危害第11-12页
        1.2.3 净水厂污泥的处理及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2-13页
    1.3 重金属镍离子的危害及处理方法第13-14页
        1.3.1 重金属镍离子的危害第13页
        1.3.2 重金属镍离子的处理方法第13-14页
    1.4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危害及处理方法第14-15页
        1.4.1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危害第14页
        1.4.2 四环素的处理方法第14-15页
    1.5 活性炭第15-18页
        1.5.1 活性炭结构性质第15-16页
        1.5.2 活性炭制备原料第16页
        1.5.3 污泥制备活性炭的方法第16-18页
    1.6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8-20页
        1.6.1 课题的目的意义第18页
        1.6.2 课题的研究内容第18-19页
        1.6.3 课题的技术路线图第19-20页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0-27页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仪器第20-21页
        2.1.1 污泥预处理第20页
        2.1.2 增碳剂预处理第20页
        2.1.3 实验试剂与设备仪器第20-21页
    2.2 污泥基本性质分析第21-22页
    2.3 污泥活性炭的制备方法第22页
    2.4 试验方法与表征方法第22-27页
        2.4.1 重金属离子检测方法第22页
        2.4.2 四环素的检测方法第22页
        2.4.3 吸附试验方法第22-23页
        2.4.4 重金属离子去除率、吸附能力计算方法第23页
        2.4.5 吸附等温模型第23-24页
        2.4.6 吸附动力学模型第24-25页
        2.4.7 碘值的测定方法第25页
        2.4.8 污泥活性炭表征方法第25-27页
第3章 污泥基活性炭的制备与表征第27-39页
    3.1 污泥基活性炭的制备实验设计第27-29页
        3.1.1 活化剂的选择第27页
        3.1.2 正交实验设计第27-29页
        3.1.3 单因素实验设计第29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29-37页
        3.2.1 活化剂选择结果第29页
        3.2.2 正交实验结果第29-30页
        3.2.3 单因素实验第30-37页
    3.3 污泥活性炭的性能表征第37-38页
        3.3.1 扫描电镜表征第37页
        3.3.2 比表面及孔径分析第37页
        3.3.3 傅立叶交换红外光谱分析第37-38页
    3.4 小结第38-39页
第4章 污泥基活性炭对镍离子的吸附第39-46页
    4.1 初始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第39页
    4.2 pH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第39-40页
    4.3 反应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第40-41页
    4.4 污泥投加量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第41-42页
    4.5 吸附动力学研究第42-44页
    4.6 吸附等温线研究第44-45页
    4.7 小结第45-46页
第5章 污泥基活性炭对四环素的吸附第46-53页
    5.1 初始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第46页
    5.2 pH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第46-47页
    5.3 污泥投加量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第47-48页
    5.4 反应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第48-49页
    5.5 吸附动力学研究第49-51页
    5.6 吸附等温线研究第51-52页
    5.7 小结第52-53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3-55页
    6.1 结论第53-54页
    6.2 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致谢第58-59页
攻读研究生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天然气蓄热式台车炉低NO_x排放的研究及节能优化
下一篇:电喷法打印PZT薄膜及近场电纺丝法制备P(VDF-TrFE)纤维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