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气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天然气蓄热式台车炉低NO_x排放的研究及节能优化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1.1 蓄热式燃烧技术(HTAC)介绍第11-12页
        1.1.1 HTAC的研究现状及原理第11-12页
        1.1.2 HTAC的特点及问题第12页
    1.2 NO_x研究的背景及现状第12-15页
        1.2.1 NO_x的危害第12页
        1.2.2 NO_x的排放标准第12-14页
        1.2.3 低NO_x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 研究内容第15-17页
        1.3.1 研究的目的第15页
        1.3.2 研究的方法及内容第15页
        1.3.3 技术路线及创新点第15-17页
第二章 数学及物理模型的构建第17-24页
    2.1 NO_x的生成机理研究第17-22页
        2.1.1 T-NO_x生成机理研究第17-19页
        2.1.2 P-NO_x生成机理研究第19-20页
        2.1.3 F-NO_x生成机理研究第20-21页
        2.1.4 N2O-NO_x生成机理研究第21-22页
    2.2 热平衡数学模型分析第22-23页
        2.2.1 热收入项第22页
        2.2.2 热支出项第22-23页
        2.2.3 热效率η第23页
    2.3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天然气台车炉蓄热式燃烧实验第24-43页
    3.1 实验炉的搭建第24-29页
        3.1.1 实验系统总体概述及工艺流程第24-26页
        3.1.2 四通换向装置第26页
        3.1.3 蜂窝式蓄热体第26-27页
        3.1.4 天然气旋流燃烧器第27-28页
        3.1.5 空气供给系统及排烟系统第28-29页
        3.1.6 天然气供给系统第29页
    3.2 实验台测试系统及测试仪表第29-32页
        3.2.1 压力及流速测量第29-30页
        3.2.2 温度测量第30-31页
        3.2.3 组分测量第31页
        3.2.4 实验数据采集系统第31-32页
    3.3 实验台的冷态调试第32-33页
        3.3.1 炉膛压力的测试第32-33页
        3.3.2 燃烧室空气出口处流速测量第33页
    3.4 燃烧升温曲线及保温过程研究第33-37页
        3.4.1 大负荷升温及小负荷保温过程研究第33-35页
        3.4.2 小负荷保温过程问题分析第35-36页
        3.4.3 大负荷保温过程分析第36-37页
    3.5 台车炉热平衡及节能性分析第37-41页
        3.5.1 热收入项的测量及计算第37-38页
        3.5.2 热支出项的测量及计算第38-40页
        3.5.3 台车炉热效率及节能性分析第40-41页
    3.6 NO_x排放量的测量及分析第41-42页
    3.7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燃烧的数值模拟过程分析第43-54页
    4.1 几何模型的建立及网格划分第43-47页
        4.1.1 几何模型的建立第43-44页
        4.1.2 边界条件的确定第44页
        4.1.3 网格独立性检验第44-47页
    4.2 湍流、传热及燃烧的模型选择第47-49页
        4.2.1 湍流基本方程及模型选择第47-49页
        4.2.2 化学反应与燃烧模型选择第49页
        4.2.3 辐射模型的选择第49页
    4.3 燃烧的数值模拟研究及实验验证第49-53页
        4.3.1 燃烧的模拟过程分析第50-52页
        4.3.2 实验数据与模拟数据的对比验证第52-53页
    4.4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低NO_x燃烧技术的数值模拟研究第54-73页
    5.1 NO_x的模拟过程分析第54-55页
    5.2 外循环烟气与空气均匀混合型燃烧的数值模拟研究第55-62页
        5.2.1 边界条件的设定第56-57页
        5.2.2 加入不同循环烟气量的NO_x排放规律的数值分析第57-61页
        5.2.3 加入F_(cir)后燃烧器温度变化模拟研究第61-62页
    5.3 外循环烟气与空气非均匀混合型燃烧的数值模拟研究第62-66页
        5.3.1 燃烧室外加烟气分配腔的几何模型建立第62-63页
        5.3.2 燃烧室喷入循环烟气后NO_x排放规律的数值分析第63-66页
    5.4 循环烟气分段供给的燃烧数值模拟研究第66-68页
        5.4.1 循环烟气分段供给方案的引出第66页
        5.4.2 循环烟气分段供给技术生成NO_x的数值模拟第66-68页
    5.5 燃烧室尺寸对NO_x排放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第68-72页
        5.5.1 燃烧室尺寸的几何模型第68-69页
        5.5.2 燃烧室尺寸对NO_x排放的影响第69-70页
        5.5.3 燃烧室温度场、速度场的分析及容积热强度的计算第70-72页
    5.6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第73-74页
    6.1 结论第73页
    6.2 建议与不足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致谢第78-79页
附录第79-8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蒜废水处理工艺的研究
下一篇:净水厂污泥基活性炭对镍离子和四环素的吸附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