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2.1 企业社会责任鉴证的主体和内容 | 第12-13页 |
1.2.2 企业社会责任鉴证的标准和程序 | 第13-15页 |
1.2.3 社会责任鉴证文献述评 | 第15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2章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的理论基础 | 第17-26页 |
2.1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概述 | 第17-23页 |
2.1.1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 | 第17-19页 |
2.1.2 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的相关规范 | 第19-20页 |
2.1.3 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现状 | 第20-23页 |
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3-26页 |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3-24页 |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社会责任鉴证 | 第24-26页 |
第3章 华润电力社会责任报告的鉴证概况与分析 | 第26-35页 |
3.1 华润电力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及鉴证概况 | 第26-30页 |
3.1.1 华润电力公司简介 | 第26-27页 |
3.1.2 华润电力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情况 | 第27-28页 |
3.1.3 华润电力社会责任报告的鉴证情况 | 第28-30页 |
3.2 华润电力社会责任报告的鉴证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0-33页 |
3.2.1 鉴证标准缺乏对利益相关者的关注 | 第30-31页 |
3.2.2 鉴证内容未全面体现企业社会责任 | 第31-32页 |
3.2.3 鉴证报告缺少对利益相关者的回应 | 第32-33页 |
3.3 华润电力社会责任报告的鉴证存在不足的原因 | 第33-35页 |
3.3.1 社会责任报告鉴证体系有待完善 | 第33-34页 |
3.3.2 执业人员缺乏社会责任专业知识 | 第34页 |
3.3.3 社会责任报告鉴证事后监督不力 | 第34-35页 |
第4章 华润电力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的改进方案 | 第35-46页 |
4.1 确定社会责任报告的鉴证标准 | 第35-39页 |
4.1.1 ISAE3000标准和AA1000标准的主要内容 | 第35-36页 |
4.1.2 ISAE3000标准和AA1000标准的特点 | 第36-38页 |
4.1.3 ISAE3000标准和AA1000标准的综合适用性 | 第38-39页 |
4.2 补充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的内容和相应程序 | 第39-43页 |
4.2.1 将企业社会责任全面纳入鉴证内容 | 第39-40页 |
4.2.2 社会责任鉴证内容的关注点 | 第40-42页 |
4.2.3 扩充实施的实质性程序 | 第42-43页 |
4.3 完善社会责任鉴证报告 | 第43-46页 |
4.3.1 扩大鉴证报告使用者范围 | 第44页 |
4.3.2 增加企业社会责任建议段 | 第44-46页 |
第5章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改进的保障措施 | 第46-50页 |
5.1 健全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的立法和监督机制 | 第46-47页 |
5.1.1 推进企业社会责任法制建设 | 第46页 |
5.1.2 普及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宣传 | 第46-47页 |
5.1.3 搭建社会责任鉴证公告与问责机制 | 第47页 |
5.2 加快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制度建设 | 第47-48页 |
5.2.1 规范社会责任报告标准体系 | 第47-48页 |
5.2.2 制定社会责任鉴证准则 | 第48页 |
5.3 推动社会责任报告鉴证市场发展 | 第48-50页 |
5.3.1 鼓励会计师事务所开展社会责任鉴证业务 | 第48-49页 |
5.3.2 提升社会责任鉴证人员的综合素质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