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农业资源类型及评价论文

三门峡市耕地生态系统敏感性评价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0页
1 绪论第13-19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3-16页
        1.1.1 研究背景第13-15页
        1.1.2 研究意义第15-16页
    1.2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6-19页
        1.2.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2.2 数据来源第17页
        1.2.3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2.4 技术路线第18-19页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第19-35页
    2.1 基本概念第19-21页
        2.1.1 生态系统敏感性第19页
        2.1.2 耕地数量与质量第19-20页
        2.1.3 耕地生态系统敏感性第20-21页
    2.2 理论基础第21-24页
        2.2.1 系统科学理论第21-22页
        2.2.2 生态经济学理论第22页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2-23页
        2.2.4 空间地理学理论第23-24页
    2.3 文献综述第24-31页
        2.3.1 国外文献综述第24-26页
        2.3.2 国内文献综述第26-30页
        2.3.3 文献评述第30-31页
    2.4 本文的理论框架第31-35页
3 三门峡市耕地现状分析第35-73页
    3.1 研究区概况第36-37页
    3.2 耕地数量的时空变化分析第37-41页
        3.2.1 耕地面积变化第37-39页
        3.2.2 二级耕地类别数量变化第39-41页
    3.3 耕地利用速度变化分析第41-44页
    3.4 耕地利用程度分析第44-47页
    3.5 耕地利用时空分异特征分析第47-65页
        3.5.1 耕地在高程带上的分异特征第47-54页
        3.5.2 耕地在坡度带上的分异特征第54-60页
        3.5.3 耕地利用类型转移分析第60-65页
    3.6 耕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第65-73页
        3.6.1 耕地利用变化驱动因子的相关分析第66-68页
        3.6.2 耕地利用变化驱动因子的主成分分析第68-73页
4 三门峡市耕地生态系统敏感性评价第73-83页
    4.1 耕地生态系统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73-76页
        4.1.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第73-74页
        4.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74-76页
    4.2 耕地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第76-81页
        4.2.1 组合赋权法第76-80页
        4.2.2 多因子加权求和模型第80-81页
    4.3 耕地生态系统敏感性评价第81-83页
        4.3.1 耕地生态系统敏感性指数第81页
        4.3.2 耕地生态系统敏感性等级第81-82页
        4.3.3 耕地生态系统敏感性评价结果第82-83页
5 结论及展望第83-87页
    5.1 结论第83-86页
    5.2 创新点第86页
    5.3 不足和展望第86-87页
        5.3.1 不足第86页
        5.3.2 展望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3页
附录 A第93-95页
致谢第95-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河南省工业用地弹性出让研究
下一篇: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中国贫困识别及其时空演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