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1.2.1 企业价值评估研究 | 第13-15页 |
1.2.2 企业并购理论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7页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7-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3.3 研究框架 | 第18-19页 |
第2章 企业价值评估相关理论分析 | 第19-30页 |
2.1 企业价值评估概述与理论基础 | 第19-20页 |
2.1.1 企业价值评估的概念 | 第19页 |
2.1.2 企业价值评估理论基础 | 第19-20页 |
2.2 企业价值的评估方法 | 第20-24页 |
2.2.1 成本法 | 第20-21页 |
2.2.2 市场法 | 第21-22页 |
2.2.3 收益法 | 第22-23页 |
2.2.4 经济增加值评估法 | 第23-24页 |
2.3 企业并购概述与并购估值 | 第24-30页 |
2.3.1 企业并购的概念 | 第24-25页 |
2.3.2 并购的分类 | 第25-26页 |
2.3.3 企业并购理论 | 第26-27页 |
2.3.4 协同效应与并购估值 | 第27-30页 |
第3章 并购分析与评估方案设计 | 第30-42页 |
3.1 并购分析 | 第30-34页 |
3.1.1 企业简介 | 第30页 |
3.1.2 行业发展现状 | 第30-32页 |
3.1.3 M公司评估环境 | 第32-33页 |
3.1.4 并购动机分析 | 第33-34页 |
3.2 评估方法的选择 | 第34-37页 |
3.2.1 评估方法的适用性 | 第34-36页 |
3.2.2 EVA法与传统方法比较 | 第36-37页 |
3.3 评估方案的设计 | 第37-42页 |
3.3.1 EVA价值评估模型 | 第37-38页 |
3.3.2 传统EVA法的不足 | 第38-39页 |
3.3.3 引入并购协同效应 | 第39-40页 |
3.3.4 引入协同效应后模型的优点 | 第40-42页 |
第4章 M公司价值评估与结果分析 | 第42-55页 |
4.1 M公司价值评估 | 第42-53页 |
4.1.1 并购估值思路 | 第42页 |
4.1.2 会计调整项目 | 第42-43页 |
4.1.3 M公司2013年—2016年EVA计算 | 第43-49页 |
4.1.4 不考虑协同效应的企业价值计算 | 第49-50页 |
4.1.5 考虑协同效应的企业价值计算 | 第50-53页 |
4.2 估值结果分析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附录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