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多年生菜类论文--黄花菜(金针菜)论文

黄花菜秋水仙碱合成相关基因筛选及遗传图谱构建

摘要第8-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4页
    1 黄花菜生物学特性与育种现状第10-14页
        1.1 黄花菜生物学特性第10页
        1.2 黄花菜育种现状第10-14页
    2 植物转录组学研究进展第14-16页
        2.1 转录组学的概念第14页
        2.2 转录组学的研究方法第14-15页
        2.3 转录组测序在植物中的应用第15-16页
    3 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的植物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研究进展第16-18页
        3.1 植物次生代谢物概述第16页
        3.2 植物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途径第16-17页
        3.3 转录组学在植物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中的应用第17-18页
    4 植物遗传图谱构建第18-23页
        4.1 构建遗传图谱的意义第18页
        4.2 构建遗传图谱的原理第18-19页
        4.3 构建遗传图谱的方法第19-21页
        4.4 多年生植物遗传图谱构建第21-23页
    5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3-24页
第二章 黄花菜秋水仙碱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筛选第24-4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4-28页
        1.1 测序材料采集第24页
        1.2 样品测序第24-25页
        1.3 测序质量控制及数据组装第25页
        1.4 基因功能注释第25-26页
        1.5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第26页
        1.6 RT-qPCR验证第26-2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8-37页
        2.1 测序质量及数据组装第28-29页
        2.2 基因功能注释第29-31页
        2.3 秋水仙碱生物合成途径分析第31-32页
        2.4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第32-36页
        2.5 RT-qPCR验证第36-37页
    3 讨论第37-40页
    4 本章结论第40-41页
第三章 黄花菜RT-qPCR内参基因的筛选第41-5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1-45页
        1.1 材料采集第41页
        1.2 总RNA提取及cDNA合成第41-43页
        1.3 黄花菜内参基因引物设计第43页
        1.4 RT-qPCR第43-44页
        1.5 内参基因表达稳定性分析第44页
        1.6 内参基因稳定性验证第44-4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5-53页
        2.1 RNA提取与质量检测第45-46页
        2.2 引物特异性分析第46页
        2.3 引物扩增效率分析第46页
        2.4 内参基因Ct值变化情况第46-49页
        2.5 内参基因稳定性评价第49-52页
        2.6 内参基因稳定性验证第52-53页
    3 讨论第53-55页
        3.1 内参基因的通用性第53-54页
        3.2 内参基因稳定性的不同分析手段第54-55页
        3.3 内参基因评价结果的验证第55页
    4 本章结论第55-57页
第四章 黄花菜种内遗传图谱构建第57-7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7-62页
        1.1 作图群体建立第57-59页
        1.2 DNA提取第59-60页
        1.3 EST-SSR分析第60-61页
        1.4 黄花菜种内遗传图谱构建第61-62页
        1.5 基因组长度估计第6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2-75页
        2.1 黄花菜基因组DNA提取第62页
        2.2 EST-SSR引物筛选及多态性分析第62-68页
        2.3 EST-SSR标记分型第68-70页
        2.4 黄花菜种内遗传图谱构建第70-74页
        2.5 基因组长度及图谱覆盖率第74-75页
    3 讨论第75-77页
        3.1 亲本选配与杂交第75-76页
        3.2 “拟测交”策略与作图群体第76页
        3.3 偏分离标记第76-77页
    4 本章结论第77-79页
第五章 黄花菜种间遗传图谱构建及与种内遗传图谱比较分析第79-10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79-82页
        1.1 种间杂交及作图群体建立第79-81页
        1.2 DNA提取第81页
        1.3 EST-SSR分析第81页
        1.4 黄花菜种间遗传图谱构建第81页
        1.5 基因组长度估计第81-82页
        1.6 黄花菜种间遗传图谱与种内遗传图谱比较第8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82-98页
        2.1 黄花菜种间杂交亲和力测定第82-83页
        2.2 黄花菜种间杂交种子萌发力测定第83页
        2.3 黄花菜与萱草基因组DNA提取第83页
        2.4 EST-SSR引物筛选及多态性分析第83-90页
        2.5 EST-SSR标记分型第90页
        2.6 黄花菜种间遗传图谱构建第90-94页
        2.7 基因组长度及图谱覆盖率第94页
        2.8 黄花菜种间遗传图谱与种内遗传图谱比较分析第94-98页
    3 讨论第98-101页
        3.1 黄花菜与萱草种间杂交第98-99页
        3.2 多态性引物与偏分离标记第99页
        3.3 黄花菜种间与种内遗传图谱比较分析第99-101页
    4 本章结论第101-103页
研究结论、创新点和展望第103-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12页
Abstract第112-113页
附录第114-126页
缩略词第126-127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27-128页
致谢第128-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放射性药物针孔伽马成像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水牛和黄牛来源日本血吸虫蛋白质组和免疫蛋白质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