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运输管理工程论文--行车组织论文--列车运行组织及调度工作论文

客流波动下城市轨道交通列车交路方案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第14-15页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5-18页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5-16页
        1.3.2 技术路线第16-18页
第二章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波动特性和行车组织策略分析第18-37页
    2.1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概述第18-21页
        2.1.1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概念第18页
        2.1.2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规模影响因素第18-21页
    2.2 城市轨道交通波动客流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第21-27页
        2.2.1 波动客流产生的原因第21-22页
        2.2.2 客流的时间分布特征第22-25页
        2.2.3 客流的空间分布特征第25-27页
    2.3 客流波动下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策略分析第27-33页
        2.3.1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策略分析第27-32页
        2.3.2 列车交路方案优化策略分析第32-33页
    2.4 案例——重庆轨道交通第33-36页
    2.5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三章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交路方案制定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7-48页
    3.1 列车交路形式分类及客流适应性分析第37-41页
    3.2 列车交路方案影响因素分析第41-45页
        3.2.1 乘客第41-43页
        3.2.2 城市轨道交通设备设施条件第43-44页
        3.2.3 城市轨道交通运力资源第44-45页
    3.3 列车交路方案的制定原则和编制步骤第45-47页
        3.3.1 列车交路方案制定原则第45-46页
        3.3.2 列车交路制定步骤第46-47页
    3.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客流波动下城市轨道交通列车交路方案优化模型第48-61页
    4.1 模型假设和参数定义第48-49页
    4.2 模型的构建第49-54页
        4.2.1 乘客乘车方式分析第49-50页
        4.2.2 目标函数第50-53页
        4.2.3 模型的约束条件第53-54页
    4.3 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模型计算方法第54-57页
    4.4 方案评价指标分析第57-59页
        4.4.1 乘客角度第57-58页
        4.4.2 运营企业角度第58页
        4.4.3 运营效率方面第58-59页
    4.5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五章 案例应用分析第61-79页
    5.1 线路概况第61-64页
    5.2 六号线客流特征分析第64-67页
        5.2.1 客流时间波动特性分析第64-65页
        5.2.2 客流空间波动特性分析第65-67页
    5.3 大小交路方案生成第67-70页
        5.3.1 参数设置第67-68页
        5.3.2 方案生成第68-70页
    5.4 方案评价指标分析第70-73页
    5.5 方案设置要素分析第73-77页
        5.5.1 折返站位置影响分析第73-76页
        5.5.2 小交路发车频率影响分析第76-77页
    5.6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9-81页
    6.1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论第79-80页
    6.2 研究展望第80-81页
致谢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6页
附录 A第86-8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重庆As地铁车辆车体结构设计与应用试验研究
下一篇:面向波磨工况的钢轨铣削装置定位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