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 | 第10-11页 |
1.2.1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1.2.2 创新点 | 第10-11页 |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安排 | 第11-1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3.2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1-13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2.1 关于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和披露形式 | 第13-15页 |
2.1.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2.1.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2.2 关于其他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 | 第15-17页 |
2.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2.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第16-17页 |
2.3 文献述评 | 第17-18页 |
3 理论基础及研究假设 | 第18-27页 |
3.1 理论基础 | 第18-24页 |
3.1.1 其他综合收益的基本概念 | 第18-19页 |
3.1.2 综合收益理论基础——由经济收益引致综合收益 | 第19-21页 |
3.1.3 会计信息与企业价值 | 第21-24页 |
3.2 假设的提出 | 第24-27页 |
3.2.1 净利润的价值相关性 | 第24页 |
3.2.2 其他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 | 第24-25页 |
3.2.3 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 | 第25页 |
3.2.4 其他综合收益具有价值相关性的可能原因 | 第25-27页 |
4 实证研究设计 | 第27-34页 |
4.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第27-28页 |
4.2 变量定义 | 第28-31页 |
4.2.1 被解释变量 | 第28-29页 |
4.2.2 解释变量 | 第29页 |
4.2.3 控制变量及虚拟变量 | 第29页 |
4.2.4 变量汇总 | 第29-31页 |
4.3 模型设计 | 第31-34页 |
4.3.1 价格模型、报酬模型的说明和比较 | 第31-32页 |
4.3.2 不同假设的模型构建 | 第32-34页 |
5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34-45页 |
5.1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4-37页 |
5.2 回归结果及分析 | 第37-45页 |
5.2.1 模型1-1,1-2回归结果及分析 | 第37-38页 |
5.2.2 模型2-1,2-2回归结果及分析 | 第38页 |
5.2.3 模型3-1,3-2回归结果及分析 | 第38-39页 |
5.2.4 模型4-1,4-2回归结果及分析 | 第39-41页 |
5.2.5 模型5回归结果及分析 | 第41-42页 |
5.2.6 关于模型回归结果的小结 | 第42页 |
5.2.7 稳健性检验 | 第42-45页 |
6 结论、建议及展望 | 第45-49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5-46页 |
6.2 可行的建议 | 第46-47页 |
6.3 局限性及展望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