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用感应电机热磁耦合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2 电机冷却技术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电机冷却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电机冷却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电机电磁与传热学基础理论 | 第17-27页 |
2.1 电机生热机理 | 第17-20页 |
2.1.1 铁芯内损耗 | 第17-19页 |
2.1.2 绕组内损耗 | 第19-20页 |
2.1.3 机械损耗 | 第20页 |
2.1.4 杂散损耗 | 第20页 |
2.2 电机内热交换的传热理论 | 第20-25页 |
2.2.1 热传导 | 第21-23页 |
2.2.2 对流传热 | 第23-24页 |
2.2.3 辐射传热 | 第24-25页 |
2.2.4 边界条件 | 第2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电机能耗优化分析 | 第27-39页 |
3.1 电机建模 | 第27-28页 |
3.2 电机结构参数优化分析 | 第28-33页 |
3.2.1 气隙长度对电机性能的参数化分析 | 第28-29页 |
3.2.2 定子外径对性能的参数化分析 | 第29-32页 |
3.2.3 定转子轴向长度对对性能的参数化分析 | 第32-33页 |
3.3 最优状态下性能分析 | 第33-37页 |
3.3.1 边界条件和假设 | 第33页 |
3.3.2 电机工作特性分析 | 第33-35页 |
3.3.3 电机磁场分析 | 第35-36页 |
3.3.4 额定状态下电机损耗分析 | 第36-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四章 液冷工作参数对电机温度场影响 | 第39-55页 |
4.1 三维模型的建立与网格剖分 | 第39页 |
4.2 材料模型及边界条件设定 | 第39-43页 |
4.2.1 电机各部件材料相关参数的确定 | 第40页 |
4.2.2 定转子气隙导热系数计算 | 第40-41页 |
4.2.3 定子槽导热系数的修正 | 第41-42页 |
4.2.4 铁芯导热系数的修正 | 第42-43页 |
4.2.5 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43页 |
4.3 流道数对电机温升的影响 | 第43-46页 |
4.4 水道流速对电机温升的影响 | 第46-50页 |
4.4.1 流动模型的选择 | 第46-47页 |
4.4.2 流速对温度场分布的影响 | 第47-50页 |
4.5 流体介质对电机温升的影响 | 第50-53页 |
4.5.1 流体物性参数的确定 | 第50-52页 |
4.5.2 介质变化时电机的温度分布 | 第52-5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五章 电机机壳流道设计及其优化 | 第55-61页 |
5.1 机壳流道模型的建立 | 第55页 |
5.2 流道结构优化 | 第55-57页 |
5.3 电机区域温度场验证分析 | 第57-5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6.1 结论 | 第61-62页 |
6.2 展望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