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1 绪论 | 第8-24页 |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 1.2 研究对象释义 | 第9-16页 |
| 1.2.1 曲水流觞 | 第9-15页 |
| 1.2.2 宜宾宋代流杯池 | 第15-16页 |
| 1.3 前人研究成果概述 | 第16-21页 |
| 1.3.1 曲水流觞既有研究分析 | 第16-19页 |
| 1.3.2 宜宾流杯池既有研究综述 | 第19-21页 |
| 1.4 现有研究分析 | 第21页 |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1-24页 |
| 1.5.1 研究目标、内容及拟解决的问题 | 第21-22页 |
| 1.5.2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 1.5.3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 2 地理历史文化背景 | 第24-34页 |
| 2.1 宜宾历史——万里长江第一城 | 第24页 |
| 2.2 宜宾酒文化——华夏千年“酒都” | 第24-27页 |
| 2.3 黄庭坚与多元酒文化营造 | 第27-33页 |
| 2.3.1 黄庭坚生平简介 | 第27-28页 |
| 2.3.2 诗酒融合——黄庭坚戎州咏酒诗词的多元价值 | 第28-30页 |
| 2.3.3 黄庭坚开辟酒文化胜迹 | 第30-33页 |
| 2.4 小结 | 第33-34页 |
| 3 流杯池历史沿革 | 第34-39页 |
| 3.1 历史沿革叙述 | 第34-35页 |
| 3.2 宜宾流杯池遗址建造年代推测 | 第35-39页 |
| 4 流杯池景观布局研究 | 第39-48页 |
| 4.1 整体布局 | 第39-43页 |
| 4.2 流杯池景观特征 | 第43-45页 |
| 4.3 流杯池形制特色分析 | 第45-48页 |
| 4.3.1 宋代流杯池遗存分析 | 第45-47页 |
| 4.3.2 宜宾流杯池形制特色 | 第47-48页 |
| 5 流杯池摩崖石刻特点 | 第48-53页 |
| 5.1 摩崖石刻基本概况 | 第48-50页 |
| 5.2 写实性——珍贵史料文献 | 第50-51页 |
| 5.3 共风物——景观定型与文化意境营造 | 第51页 |
| 5.4 小结 | 第51-53页 |
| 6 宜宾流杯池价值阐述 | 第53-56页 |
| 6.1 文物价值——保存最为良好的宋代曲水流觞遗址地面遗存 | 第53页 |
| 6.2 酒中生景——诗酒文化结合最密切的曲水遗存 | 第53-54页 |
| 6.3 雅集胜景——文化交流与公共礼教空间 | 第54-55页 |
| 6.4 构园意匠——诗意栖居的意境图式营造 | 第55-56页 |
| 7 结语与展望 | 第56-59页 |
| 7.1 总结 | 第56-57页 |
| 7.2 主要创新点 | 第57-58页 |
| 7.3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 附录一 :现存主要流杯池遗址名录 | 第63-69页 |
| 附录二 :宜宾流杯池摩崖石刻名录 | 第69-83页 |
| 导师简介 | 第83-84页 |
| 个人简介 | 第84-85页 |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