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1 校本课程设置的实际需要 | 第8页 |
1.1.2 校本课程的设计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 第8页 |
1.1.3 ADDIE模型对校本课程的设计具有实用价值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13-14页 |
1.4.1 研究目标 | 第13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6页 |
1.5.1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1.5.2 研究的方法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 第16-20页 |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6-17页 |
2.1.1 迪克凯瑞的系统化教育教学设计理论 | 第16页 |
2.1.2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6页 |
2.1.3 人本主义理论 | 第16-17页 |
2.2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7页 |
2.2.1 校本课程的概念 | 第17页 |
2.2.2 ADDIE模型核心概念 | 第17页 |
2.3 ADDIE模型详细介绍 | 第17-20页 |
2.3.1 Analysis-分析 | 第18页 |
2.3.2 Design-设计 | 第18-19页 |
2.3.3 Development-开发 | 第19页 |
2.3.4 Implement-实施 | 第19页 |
2.3.5 Evaluation-评估 | 第19-20页 |
第三章 银川市H小学校本课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0-28页 |
3.1 银川市H小学校本课程现状 | 第20-22页 |
3.2 银川市H小学校本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2-25页 |
3.2.1 学校和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设计还不够重视 | 第22-23页 |
3.2.2 没有开发系统的校本课程教材 | 第23页 |
3.2.3 没有成体系的校本课程教学内容 | 第23-24页 |
3.2.4 校本课程开设领域分布不均 | 第24页 |
3.2.5 校本课程缺少标准和有效的评价 | 第24-25页 |
3.3 选取《蓝话筒》校本课程的意义及课程简介 | 第25页 |
3.3.1 选取意义 | 第25页 |
3.3.2 《蓝话筒》校本课程简介 | 第25页 |
3.4 《蓝话筒》校本课程的开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5-27页 |
3.4.1 《蓝话筒》校本课程开设现状 | 第25-26页 |
3.4.2 《蓝话筒》校本课程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6-27页 |
3.5 ADDIE模型在校本课程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情况 | 第27-28页 |
第四章 运用ADDIE模型设计实施《蓝话筒》校本课程 | 第28-42页 |
4.1 总体设计思路 | 第28页 |
4.2 分析学生的特征及学习需求 | 第28-31页 |
4.2.1 小学生的年龄特征 | 第28-30页 |
4.2.2 小学生的学习需求 | 第30页 |
4.2.3 小学生学习环境分析 | 第30-31页 |
4.3 设计校本课程的目标、材料、教学策略 | 第31-35页 |
4.3.1 《蓝话筒》校本课程教学目标 | 第31-32页 |
4.3.2 《蓝话筒》校本课程教学材料 | 第32-33页 |
4.3.3 《蓝话筒》校本课程教学策略 | 第33-35页 |
4.4 开发校本课程的材料及内容 | 第35-38页 |
4.4.1 开发语言发音材料及内容 | 第35-37页 |
4.4.2 开发表演材料及内容 | 第37-38页 |
4.5 实施过程中对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的观察 | 第38-40页 |
4.5.1 实施过程 | 第38-39页 |
4.5.2 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教学 | 第39页 |
4.5.3 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学习 | 第39-40页 |
4.6 对教师及学生教与学的评价 | 第40-42页 |
4.6.1 对教师教学的评价 | 第40-41页 |
4.6.2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 第41-42页 |
第五章 基于ADDIE模型的《蓝话筒》校本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案例 | 第42-50页 |
5.1 单元教学设计说明 | 第42页 |
5.2 教学设计 | 第42-46页 |
5.2.1 学情分析 | 第42页 |
5.2.2 单元目标 | 第42页 |
5.2.3 教学准备 | 第42-43页 |
5.2.4 教学方法 | 第43页 |
5.2.5 教学过程 | 第43-44页 |
5.2.6 教学评价 | 第44-46页 |
5.3 教学设计实施 | 第46-48页 |
5.3.1 课前准备 | 第46-47页 |
5.3.2 课堂实践 | 第47页 |
5.3.4 课后反馈及评价 | 第47-48页 |
5.4 实施效果评价 | 第48-50页 |
5.4.1 课程设计具有科学性、发展性、适用性 | 第49页 |
5.4.2 教学设计更加完整 | 第49页 |
5.4.3 课堂教学效率提高 | 第49页 |
5.4.4 评价框架初步建立 | 第49页 |
5.4.5 教师课程意识有所增强,教学理念在转变 | 第49-50页 |
第六章 研究总结 | 第50-51页 |
6.1 结论 | 第50页 |
6.2 基于ADD IE模型的小学校本课程设计与实施建议 | 第50页 |
6.3 不足之处 | 第50页 |
6.4 研究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附录 | 第55-60页 |
个人简介 | 第60页 |
研究生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