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象训练法在初中乒乓球教学中运用的实验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3页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第11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23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一、表象的概念 | 第13页 |
二、表象训练的概念 | 第13-14页 |
第二节 影响表象训练的因素 | 第14-16页 |
一、认知与运动技能 | 第14-15页 |
二、积极与消极表象 | 第15页 |
三、表象演练的时间 | 第15页 |
四、表象的能力 | 第15-16页 |
五、放松的作用 | 第16页 |
六、熟练者与初学者 | 第16页 |
第三节 表象训练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一、表象训练的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二、表象训练的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第四节 表象训练在体育项目教学中的应用 | 第20-23页 |
一、表象训练法在球类项目教学中的应用 | 第21页 |
二、表象训练法在武术项目中的应用 | 第21-22页 |
三、表象训练法在田径项目中的应用 | 第22页 |
四、表象训练法在健美操项目中的应用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23-26页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23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23-26页 |
一、文献资料法 | 第23页 |
二、问卷调查法 | 第23页 |
三、专家访谈法 | 第23-24页 |
四、实验法 | 第24-25页 |
五、数理统计法 | 第25页 |
六、逻辑分析法 | 第25-26页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6-37页 |
第一节 实验前实验对象的确定 | 第26-29页 |
一、实验前实验班一般表象能力测试结果 | 第26页 |
二、实验前关于实验对象乒乓球认知情况的调查 | 第26-27页 |
三、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身体素质调查 | 第27-28页 |
四、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乒乓球技术水平的调查 | 第28-29页 |
五、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体育学习兴趣的调查 | 第29页 |
第二节 实验中教学实验的开展 | 第29-31页 |
一、对照组传统教学的实施 | 第29-30页 |
二、实验组表象训练法的实施 | 第30-31页 |
第三节 实验后测试数据的分析 | 第31-37页 |
一、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乒乓球技术分析 | 第31-33页 |
二、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教学方法满意程度调查 | 第33-34页 |
三、实验前后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变化分析 | 第34-35页 |
四、教学实验后学生对教学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第35-3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37-39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37页 |
第二节 建议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3页 |
附录 | 第43-53页 |
一、初中生体育学习兴趣水平评价量表 | 第43-45页 |
二、表象能力评定等级量表 | 第45-48页 |
三、专家访谈提纲 | 第48页 |
四、教学进度表 | 第48-50页 |
五、教学方案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攻读学术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