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各种类型保险论文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导向下的社会医疗保险整合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1. 绪论第14-38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4-18页
        1.1.1. 研究背景第14-17页
        1.1.2. 研究意义第17-18页
    1.2 相关研究述评第18-34页
        1.2.1 国内研究述评第18-27页
        1.2.2 国外研究述评第27-32页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32-34页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第34-36页
        1.3.1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第34-35页
        1.3.2 技术路线与主要内容第35-36页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第36-38页
        1.4.1 可能的创新之处第36-37页
        1.4.2 不足之处第37-38页
2. 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第38-61页
    2.1 医保整合的理论基础第38-47页
        2.1.1 概念的界定与剖析第38-41页
        2.1.2 医保整合中有关政府行为的相关理论第41-44页
        2.1.3 医保整合中有关个体行为的相关理论第44-47页
    2.2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理论基础第47-55页
        2.2.1 概念的界定与剖析第47-49页
        2.2.2 人口迁移理论第49-51页
        2.2.3 人口市民化动力机制第51-55页
    2.3 医保整合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逻辑关系第55-61页
        2.3.1 人口市民化:医保整合的重要导向第55-56页
        2.3.2 医保整合:人口市民化的重要推手第56-59页
        2.3.3 人口市民化导向下的医保整合分析框架第59-61页
3. 社会医疗保险与人口市民化:历史演进、现状呈现第61-79页
    3.1 历史演进中的四个阶段第61-68页
        3.1.1 传统三大医保的形成:强化了人口管控第61-62页
        3.1.2 医保困局中的改革探索:激发了人口流动第62-64页
        3.1.3 新三大医保的出台:抑制人口市民化第64-66页
        3.1.4 医保整合趋势逐渐形成:推动人口市民化第66-68页
    3.2 现状呈现所需的样本数据第68-72页
        3.2.1 数据来源与筛选第68-69页
        3.2.2 变量选择及其内涵界定第69-71页
        3.2.3 变量赋值第71-72页
    3.3 农业转移人口情况分析第72-79页
        3.3.1 基本情况第72-76页
        3.3.2 参保情况第76-77页
        3.3.3 人口流动与长期居民意愿第77-79页
4. 农业转移人口中不同群体的医疗服务需求第79-94页
    4.1 劳动力群体的医疗服务需求第79-83页
        4.1.1 劳动力群体的基本特征第79-80页
        4.1.2 劳动力群体的工作情况第80-82页
        4.1.3 劳动力群体的医疗服务需求第82-83页
    4.2 随迁未成年子女的医疗服务需求第83-86页
        4.2.1 未成年子女随迁情况第83-85页
        4.2.2 随迁未成年子女的医疗服务需求第85-86页
    4.3 随迁孕产期妇女的医疗服务需求第86-88页
        4.3.1 孕产期妇女流动情况分析第86-87页
        4.3.2 孕产期妇女流动原因分析第87页
        4.3.3 孕产期妇女的医疗服务需求第87-88页
    4.4 随迁老人的医疗服务需求第88-94页
        4.4.1 随迁老人健康自评状况第88-89页
        4.4.2 随迁老人慢性病防治情况第89-90页
        4.4.3 随迁老人的医疗决策分析第90-92页
        4.4.4 随迁老人的医疗服务需求第92-94页
5. 医保整合对于市民化意愿的作用分析第94-111页
    5.1 理论分析与理论假说第94-96页
        5.1.1 理论分析第94-95页
        5.1.2 理论假说第95-96页
    5.2 实证方法与模型构造第96-98页
        5.2.1 实证方法第96-97页
        5.2.2 模型构造第97-98页
    5.3 实证检验第98-111页
        5.3.1 假说检验:医保可用性越好,参保者具有市民化意愿的概率越高第99-103页
        5.3.2 假说检验:医保待遇越好,参保者具有市民化意愿的概率越高第103-107页
        5.3.3 假说检验: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有利于人口市民化第107-111页
6. 农业转移人口参保类型的影响因素分析第111-124页
    6.1 理论分析与模型设计第111-114页
        6.1.1 理论分析第111-113页
        6.1.2 模型设计第113-114页
    6.2 城乡居民医保整合中的参保类型影响因素第114-119页
        6.2.1 实证逻辑第114-115页
        6.2.2 实证结果第115-117页
        6.2.3 结果分析第117-119页
    6.3 国民一元医保整合中的参保类型影响因素第119-124页
        6.3.1 实证逻辑第119-120页
        6.3.2 实证结果第120-122页
        6.3.3 结果分析第122-124页
7. 人口市民化导向下的医保整合建议第124-142页
    7.1 医保整合的基本原则第124-130页
        7.1.1 坚持医保整合的公平追求第124-125页
        7.1.2 坚持医保整合的社会本位第125-126页
        7.1.3 坚持统一的管理体制第126-127页
        7.1.4 坚持统一的整合思路第127-129页
        7.1.5 坚持统一的整合框架第129-130页
    7.2 医保整合的发展路径第130-134页
        7.2.1 医保整合的发展逻辑第130-131页
        7.2.2 医保整合的推进难点第131-132页
        7.2.3 医保整合中的弱势群体需求第132-134页
    7.3 医保整合的具体策略第134-142页
        7.3.1 扩大参保范围、丰富参保方式第134-135页
        7.3.2 优化医保档次、合理参保费用第135-137页
        7.3.3 增加报销范围、提升报销比例第137-139页
        7.3.4 压低起付线、提升封顶线第139-142页
8. 结论与展望第142-145页
    8.1 研究结论第142-144页
    8.2 研究展望第144-145页
参考文献第145-153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第153-154页
致谢第154页

论文共1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通货膨胀形成机制研究与费雪效应检验
下一篇:串联的氮杂Wittig反应与双三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