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

江南古典园林中竹景设计研究

中文提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9-15页
    一、研究的起源第9-10页
    二、研究对象的界定第10页
    三、课题研究的现状第10-13页
    四、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第13页
    五、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六、研究方法第14-15页
第一章 中国竹文化概述第15-26页
    1.1 竹子的自然属性与园林造景中的空间特性第15-16页
        1.1.1 竹子的地理分布第15-16页
        1.1.2 环境要求第16页
        1.1.3 竹子在园林造景中的空间特性第16页
    1.2 古典园林中竹子的美学价值第16-20页
        1.2.1 形态美第16-17页
        1.2.2 色彩美第17-19页
        1.2.3 动态美第19页
        1.2.4 音律美第19页
        1.2.5 内在美第19-20页
    1.3 竹子的文化价值及竹为主题的诗画对造园的影响第20-26页
        1.3.1 神秘的竹崇拜第21页
        1.3.2 刻竹记事第21页
        1.3.3 诗词咏竹第21-23页
        1.3.4 丹青竹影第23-26页
第二章 竹在江南古典园林造景中的独特性第26-38页
    2.1 江南园林中竹景的发展过程第26-27页
    2.2 研究区域概况第27-28页
        2.2.1 地理位置第27-28页
        2.2.2 气候条件第28页
    2.3 江南古典园林中竹子的种类分布统计第28-29页
    2.4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浸润第29-31页
    2.5 江南古典园林中现存的竹景概览第31-38页
        2.5.1 现存的竹景统计第31-33页
        2.5.2 以竹为名的景点分析第33-38页
第三章 竹子在江南古典园林景观中的设计途径第38-52页
    3.1 江南古典园林中竹子的造景手法第38-43页
        3.1.1 竹径通幽第38-39页
        3.1.2 移竹当窗第39-41页
        3.1.3 粉墙竹影第41-42页
        3.1.4 竹石小品第42-43页
        3.1.5 竹林听风第43页
    3.2 江南古典园林中竹子造景的配置方式第43-47页
        3.2.1 散植第44页
        3.2.2 群植第44-45页
        3.2.3 丛植第45-46页
        3.2.4 列植第46-47页
    3.3 江南古典园林中竹景观与空间景观的营造第47-52页
        3.3.1 开敞空间第47-48页
        3.3.2 半开敞空间第48-50页
        3.3.3 纵深空间第50页
        3.3.4 封闭空间第50-52页
第四章 江南古典园林竹景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第52-73页
    4.1 竹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造景手法第52-57页
        4.1.1 竹径通幽与夹景在现代景观中的应用第52-54页
        4.1.2 粉墙竹影与框景在现代景观中的应用第54-55页
        4.1.3 竹水相依与坛景在现代景观中的应用第55-57页
    4.2 竹景在现代景观中的配置方式第57-64页
        4.2.1 竹类植物为主景第57-61页
        4.2.2 竹类植物为配景第61-64页
    4.3 竹景在现代景观中的意境营造第64-73页
        4.3.1 清逸意境的营造第64-67页
        4.3.2 幽静意境的营造第67-69页
        4.3.3 空灵意境的营造第69-73页
第五章 竹景在现代景观中的设计实践第73-87页
    5.1 项目概况第73-74页
    5.2 环境分析第74-75页
    5.3 设计原则第75页
    5.4 设计策略第75-76页
        5.4.1 设计构思第75页
        5.4.2 设计方法第75-76页
    5.5 尊师轩景点竹景设计总体分析第76-80页
        5.5.1 功能分区第76-77页
        5.5.2 景观流线第77-78页
        5.5.3 景观节点第78-79页
        5.5.4 植物配置第79-80页
    5.6 尊师轩景点部分景观节点分析第80-87页
结论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0页
图片来源第90-93页
硕士研究生阶段发表论文第93-94页
附录第94-96页
致谢第96-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云梯消防车臂架振动控制研究
下一篇:转型期苏南小城镇一站式商业中心的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