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苏南小城镇一站式商业中心的设计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的依据 | 第10-11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第二章 课题背景 | 第15-23页 |
2.1 转型期的概念界定 | 第15页 |
2.2 转型期的苏南小城镇 | 第15-19页 |
2.2.1 苏南小城镇发展状况 | 第15-17页 |
2.2.2 苏南地区处于城乡一体化转型期 | 第17-19页 |
2.3 小城镇公共空间的理论视角 | 第19-23页 |
2.3.1 大众文化理论 | 第19页 |
2.3.2 消费主义理论 | 第19-20页 |
2.3.3 交往空间理论 | 第20-23页 |
第三章 苏南小城镇转型期公共生活空间的演变 | 第23-30页 |
3.1 小城镇公共空间发展的路径 | 第23-25页 |
3.1.1 新镇区开发 | 第23-24页 |
3.1.2 旧镇区改造 | 第24-25页 |
3.2 转型期苏南小城镇公共生活变迁 | 第25-28页 |
3.3 小城镇商业中心演变 | 第28-30页 |
第四章 苏南小城镇商业中心最新实践的调研分析 | 第30-51页 |
4.1 小城镇商业中心最新实践案例调研前期准备 | 第30页 |
4.2 小城镇商业中心最新实践案例调研分析 | 第30-43页 |
4.2.1 常州前黄农贸综合市场 | 第30-35页 |
4.2.2 常熟支塘中宏新农中心 | 第35-39页 |
4.2.3 常熟周行中宏新农中心 | 第39-43页 |
4.3 邻里中心案例调研分析 | 第43-47页 |
4.3.1 苏州工业园区新城邻里中心 | 第43-45页 |
4.3.2 苏州独墅湖高教区翰林邻里中心 | 第45-47页 |
4.4 调研比较与分析 | 第47-51页 |
4.4.1 总结经验与不足 | 第47-48页 |
4.4.2 案例分析与比较 | 第48-51页 |
第五章 小城镇一站式商业中心设计研究 | 第51-72页 |
5.1 社区商业发展的趋势 | 第52-55页 |
5.1.2 社区商业转型发展是必然趋势 | 第52-53页 |
5.1.3 一站式社区商业中心模式介绍 | 第53-55页 |
5.1.4 一站式社区商业中心在国内的实践应用 | 第55页 |
5.2 小城镇一站式商业中心建构 | 第55-59页 |
5.2.1 小城镇一站式商业中心的业态特点 | 第56页 |
5.2.2 小城镇一站式商业中心的合理规模 | 第56-58页 |
5.2.3 小城镇一站式商业中心形态分析 | 第58-59页 |
5.3 小城镇一站式商业中心设计策略 | 第59-70页 |
5.3.1 主力店布局及业态构成 | 第59-61页 |
5.3.2 人流动线设计 | 第61页 |
5.3.3 后勤及货运流线 | 第61页 |
5.3.4 停车设计 | 第61-62页 |
5.3.5 人性化设计 | 第62-63页 |
5.3.6 立面造型设计 | 第63-65页 |
5.3.7 环境艺术设计 | 第65-69页 |
5.3.8 建成品质与投资效益策略 | 第69-7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六章 设计实践案例介绍 | 第72-86页 |
6.1 常州横山桥中奥广场设计 | 第72-80页 |
6.1.1 项目位置 | 第72页 |
6.1.2 项目分析 | 第72-79页 |
6.1.3 技术图纸 | 第79-80页 |
6.2 海安墩头镇商业中心 | 第80-85页 |
6.2.1 项目背景 | 第80页 |
6.2.2 区位分析 | 第80-81页 |
6.2.3 现状建筑风貌 | 第81页 |
6.2.4 城镇综合体分析 | 第81-85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 | 第92-93页 |
附录 | 第93-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