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选题研究的缘起 | 第8-9页 |
1.2 选题研究的现状 | 第9-15页 |
1.2.1 当代韩国电影和林权泽导演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国家形象建构的影像化渗透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3 选题研究的价值 | 第15-16页 |
2 国家形象的建构 | 第16-21页 |
2.1 国家形象的大众化建构 | 第16-18页 |
2.2 国家形象的影像化建构 | 第18-21页 |
3 林权泽电影中国家形象建构的影像化渗透 | 第21-36页 |
3.1 国家形象建构的阶段性呈现 | 第21-29页 |
3.1.1 忧患意识深重的战争“受害国”形象(1973——1979) | 第21-23页 |
3.1.2 批判意识强烈的历史“遗毒国”形象(1980——1989) | 第23-26页 |
3.1.3 自主意识浓厚的文化“自强国”形象(1990——今) | 第26-29页 |
3.2 国家形象建构相关内容的差异比较 | 第29-36页 |
3.2.1“韩国人”形象 | 第29-32页 |
3.2.2“民族韩国”形象 | 第32-36页 |
4 林权泽电影渗透国家形象建构的策略 | 第36-46页 |
4.1 本土文化的立场 | 第36-39页 |
4.2 人本主义的表达 | 第39-43页 |
4.3 现实主义的追求 | 第43-46页 |
5 结语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附录 | 第53-54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3页 |
B. 林权泽电影创作年表(1973 年至今)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