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电力工程造价软件通用平台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8-12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第9-10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取得的成果第10-11页
    1.4 论文组织结构第11-12页
第2章 电力工程造价软件简介及平台方案研究第12-18页
    2.1 电力工程造价软件简介第12-14页
        2.1.1 电力工程造价软件的概念及特点第12-13页
        2.1.2 电力工程造价的费用组成及计价方法第13-14页
        2.1.3 电力工程造价软件的分类第14页
    2.2 电力工程造价软件需求分析第14-15页
    2.3 电力工程造价软件设计方案研究第15-17页
        2.3.1 现有的解决方案第15页
        2.3.2 现有方案的不足第15-16页
        2.3.3 系统设计方案选型第16-17页
    2.4 本章小结第17-18页
第3章 通用平台关键技术分析与研究第18-34页
    3.1 面向服务的架构概述第18-19页
        3.1.1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分析第18页
        3.1.2 面向服务架构的优点第18-19页
    3.2 OSGI体系结构概述第19-22页
        3.2.1 OSGI技术第19-20页
        3.2.2 OSGI体系结构分析第20-22页
        3.2.3 OSGI的优势第22页
    3.3 OSGI和SOA的交互使用技术第22-23页
    3.4 基于C++的OSGI框架研究第23-25页
        3.4.1 基于C++的OSGI分析第23页
        3.4.2 现有的C++ OSGI实现第23-24页
        3.4.3 基于C++的OSGI体系结构研究第24-25页
    3.5 基于C++的RCP平台研究第25-29页
        3.5.1 Eclipse RCP体系结构分析第25-27页
        3.5.2 Eclipse RCP应用程序框架第27-28页
        3.5.3 基于C++的RCP平台研究第28-29页
    3.6 基于多线程的并行计算技术第29-30页
        3.6.1 常用的并行计算实现方法第29页
        3.6.2 多线程编程第29-30页
        3.6.3 基于多线程并行计算的优势第30页
    3.7 设计模式第30-31页
        3.7.1 IOC模式第30-31页
        3.7.2 单例模式第31页
    3.8 软件复用技术第31-32页
    3.9 自动升级技术第32-33页
        3.9.1 自动升级技术分析第32页
        3.9.2 现有增量升级策略第32-33页
        3.9.3 增量升级策略研究第33页
    3.10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4章 电力工程造价软件通用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第34-60页
    4.1 通用平台的总体设计原则第34页
    4.2 通用平台总体结构分析第34-35页
    4.3 RCP平台设计与实现第35-48页
        4.3.1 基于C++的OSGI体系结构设计第35-39页
        4.3.2 基于C++的RCP平台设计第39-45页
        4.3.3 RCP界面库的设计第45-46页
        4.3.4 RCP应用程序类设计与实现第46-47页
        4.3.5 RCP平台运行机制第47-48页
    4.4 开发工具包设计第48-51页
        4.4.1 IOC容器第49-50页
        4.4.2 其它开发工具第50-51页
    4.5 标准业务库设计第51-57页
        4.5.1 表达式计算组件第51-55页
        4.5.2 应用程序自动升级组件第55-57页
    4.6 Visual Studio向导式插件设计第57-59页
        4.6.1 制作向导第57页
        4.6.2 向导流程设计第57-59页
    4.7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5章 应用通用平台构建配电网工程造价编制软件第60-70页
    5.1 配电网工程造价介绍第60页
    5.2 软件业务流程分析第60-61页
    5.3 软件功能设计第61-62页
    5.4 通用平台的应用第62-69页
    5.5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70-72页
    6.1 总结第70页
    6.2 工作展望第70-72页
致谢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FPGA的运动目标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改进的稀疏子空间聚类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