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各种能源汽车论文--电动汽车论文

纯电动汽车动特性分析及后桥的疲劳寿命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汽车动特性与有限元研究概况第11-16页
     ·汽车动特性国外研究概况第11-12页
     ·汽车动特性国内研究概况第12-13页
     ·汽车动特性研究内容及评价第13-15页
     ·有限元发展概况第15-16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6页
   ·总结第16-17页
第2章 汽车动特性仿真软件的理论基础第17-27页
   ·ADAMS概况及模块介绍第17-18页
   ·ADAMS的力学基础第18-21页
     ·广义坐标第18页
     ·动力学方程的建立第18-19页
     ·动力学分析第19-21页
   ·运动学分析第21-22页
   ·初始条件分析第22-24页
   ·ADAMS求解发散的原因及解决方法第24-25页
     ·数值发散的原因第24页
     ·数值发散的解决方法第24-25页
   ·ADAMS的设计流程第25-26页
   ·总结第26-27页
第3章 纯电动汽车的整车建模第27-43页
   ·整车建模思想第27-28页
     ·建模步骤第27页
     ·建模的假设第27-28页
   ·整车建模的参数准备第28-29页
   ·整车子系统建模第29-40页
     ·设置建模环境第29页
     ·前悬架的建立第29-33页
     ·后悬架的建立第33-35页
     ·转向系统的建立第35-37页
     ·轮胎模型的建立第37-38页
     ·车身模型的建立第38-39页
     ·动力及制动系统建模第39-40页
   ·整车装配和调试第40-42页
   ·本章总结第42-43页
第4章 操纵稳定性分析第43-56页
   ·稳态回转试验仿真与分析第43-47页
     ·稳态回转仿真第43-46页
     ·仿真结果分析第46-47页
   ·转向盘角阶跃输入试验仿真与分析第47-49页
     ·角阶跃输入仿真第48-49页
     ·稳定性的评价第49页
   ·低速转向回正试验仿真与分析第49-51页
   ·蛇行试验仿真与分析第51-55页
     ·蛇行试验仿真第51-53页
     ·仿真结果分析第53-54页
     ·操纵稳定性的评价第54-55页
   ·本章总结第55-56页
第5章 整车平顺性分析第56-69页
   ·随机路面平顺性仿真第56-65页
     ·随机路面的建立第56-58页
     ·随机路面输入的平顺性仿真第58-61页
     ·仿真结果处理第61-64页
     ·随机路面的平顺性评价第64-65页
   ·脉冲路面平顺性仿真与分析第65-68页
     ·脉冲路面的建立第65-66页
     ·仿真设置第66-67页
     ·仿真结果分析第67-68页
   ·本章总结第68-69页
第6章 后桥的有限元分析第69-80页
   ·汽车后桥介绍第69-71页
     ·后桥简介第69-71页
     ·后桥的失效第71页
   ·有限元分析方法第71-73页
     ·结构离散第72页
     ·单元分析与整体分析第72-73页
   ·后桥桥壳模型的建立第73-75页
     ·几何模型的建立第73-74页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74-75页
   ·后桥的模态分析第75-79页
     ·模态分析理论第75-76页
     ·模态分析计算与结果分析第76-79页
   ·本章总结第79-80页
第7章 静力分析及疲劳寿命预测第80-90页
   ·后桥静力分析的前处理第80-81页
   ·静力分析及结果第81-82页
   ·疲劳分析的理论第82-84页
     ·疲劳定义和特点第82-83页
     ·疲劳的分类及影响因素第83-84页
     ·疲劳分析方法第84页
   ·后桥的疲劳寿命预测第84-87页
     ·疲劳载荷谱的确定第85页
     ·材料的疲劳特性第85-86页
     ·疲劳寿命分析第86-87页
   ·后桥的疲劳试验分析第87-89页
   ·本章总结第89-90页
第8章 总结与展望第90-92页
   ·论文总结第90-91页
   ·展望第91-92页
致谢第92-93页
参考文献第93-96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ADAMS/Car的皮卡车操纵稳定性仿真与优化研究
下一篇:基于嵌入式技术的轮胎压力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