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导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3.1 国外金融风险管理研究述评 | 第11-12页 |
1.3.2 国内贷后风险管理研究述评 | 第12-14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7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2 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1.4.3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5 主要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1.5.1 对商业银行贷后风险管理理论具有一定贡献 | 第17页 |
1.5.2 采用多种方法对J银行贷后风险管理效能进行综合评价 | 第17页 |
1.5.3 规范了商业银行贷后风险管理效能提升机制 | 第17-18页 |
2 J银行小微企业贷后风险及其管理 | 第18-25页 |
2.1 J银行基本情况 | 第18-19页 |
2.1.1 J银行的基本介绍 | 第18页 |
2.1.2 J银行资产结构 | 第18页 |
2.1.3 J银行小微企业客户的基本特点 | 第18-19页 |
2.2 小微企业贷后风险的主要类型 | 第19-21页 |
2.2.1 政策风险 | 第20页 |
2.2.2 信用风险 | 第20页 |
2.2.3 利率风险 | 第20页 |
2.2.4 流动性风险 | 第20页 |
2.2.5 经营风险 | 第20-21页 |
2.2.6 竞争风险 | 第21页 |
2.3 小微企业贷后风险的管理流程 | 第21-24页 |
2.3.1 J银行小微企业的风险识别 | 第21-22页 |
2.3.2 J银行小微企业的贷后风险度量 | 第22-23页 |
2.3.3 J银行小微企业的贷后风险预警 | 第23页 |
2.3.4 J银行小微企业的贷后风险控制 | 第23-24页 |
2.4 小微企业贷后风险管理的现状 | 第24-25页 |
2.4.1 存在一定比例不良贷款,潜在风险突出 | 第24页 |
2.4.2 小微企业贷后风险相对集中,资金渠道过度单一 | 第24页 |
2.4.3 小微企业产生过剩严重,极易引发信贷新风险 | 第24-25页 |
3 J银行小微企业贷后风险管理存在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 第25-29页 |
3.1 J银行小微企业贷后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5-26页 |
3.1.1 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缺乏有效规范 | 第25页 |
3.1.2 J银行的贷后监控缺少重点,执行低下 | 第25-26页 |
3.1.3 尽职调查流于形式,风险预警不及时 | 第26页 |
3.2 J银行小微企业贷后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6-29页 |
3.2.1 小微企业的重视力度不足 | 第26-27页 |
3.2.2 奖惩机制有待完善 | 第27页 |
3.2.3 员工队伍建设重视不够 | 第27-28页 |
3.2.4 缺乏有效统一的信息平台 | 第28-29页 |
4 J银行小微企业贷后风险管理的效能评价模型构拟 | 第29-32页 |
4.1 商业银行贷后风险管理效能理论架构 | 第29-30页 |
4.1.1 J银行小微企业贷后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29-30页 |
4.1.2 J银行小微企业贷后风险管理效能理论架构 | 第30页 |
4.2 J银行小微企业贷后风险管理效能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 第30-32页 |
4.2.1 评价主题 | 第30-31页 |
4.2.2 评价对象 | 第31页 |
4.2.3 评价原则 | 第31页 |
4.2.4 评价目标 | 第31页 |
4.2.5 评价指标选取 | 第31-32页 |
5 J银行小微企业贷后风险管理效能综合评价 | 第32-39页 |
5.1 数据来源 | 第32页 |
5.2 统计分析 | 第32-38页 |
5.2.1 基本特征信息分析 | 第32页 |
5.2.2 方法基础 | 第32-34页 |
5.2.3 因子分析实现模板(主要影响风险因素分析) | 第34-38页 |
5.3 效能综合评价(数据包络分析(DEA) | 第38页 |
5.4 结果讨论 | 第38-39页 |
6 提升J银行风险管理效能的对策与建议 | 第39-42页 |
6.1 深化落实“三个不低于”优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 第39页 |
6.2 加强贷后风险的顶层设计 | 第39页 |
6.3 持续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 | 第39-40页 |
6.4 健全贷后风险管理工作机制 | 第40页 |
6.5 加强贷后风险管理工作 | 第40-41页 |
6.6 提高一线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操守 | 第41-42页 |
7 结论 | 第42-44页 |
7.1 结论 | 第42页 |
7.2 研究不足 | 第42页 |
7.2.1 研究理论准备略显不足 | 第42页 |
7.2.2 研究数据存在一定偏差 | 第42页 |
7.2.3 研究普适性应用价值尚待加强 | 第42页 |
7.3 未来展望 | 第42-44页 |
7.3.1 强化在国际视域中研究小微企业贷后风险管理问题 | 第42-43页 |
7.3.2 积极开展小微企业贷后风险管理的系统性、基础性和前瞻性研究 | 第43页 |
7.3.3 建立小微企业贷后风险管理研究的长效工作机制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在学期间发表文章)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