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25页 |
1.1 前言 | 第9-10页 |
1.2 电容器简介 | 第10-12页 |
1.3 超级电容器的储能原理及类别 | 第12-14页 |
1.3.1 超级电容器的储能原理 | 第12-13页 |
1.3.2 电层理论简介 | 第13-14页 |
1.4 赝电容理论简介 | 第14-16页 |
1.5 超级电容器的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1.6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 第18-23页 |
1.6.1 炭基材料 | 第18-19页 |
1.6.2 导电高分子材料 | 第19-20页 |
1.6.3 金属氧化物基材料 | 第20-22页 |
1.6.4 复合电极材料 | 第22-23页 |
1.7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3页 |
1.8 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2 炭气凝胶的制备与表征 | 第25-38页 |
2.1 引言 | 第25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5-28页 |
2.2.1 原料与仪器 | 第25-28页 |
2.2.2 炭气凝胶制备工艺 | 第28页 |
2.3 性能测试表 | 第28-29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29-36页 |
2.4.1 凝胶温度与凝胶时间的分析 | 第29-30页 |
2.4.2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30-32页 |
2.4.3 炭气凝胶的X衍射图谱 | 第32页 |
2.4.4 炭气凝胶的综合热分析 | 第32-33页 |
2.4.5 炭气凝胶的比较面积及宏观分析 | 第33-35页 |
2.4.6 炭气凝胶的循环伏安性测试 | 第35-3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3 氧化聚合法制备炭气凝胶/氧化镍/聚苯胺复合材料 | 第38-51页 |
3.1 引言 | 第38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8-43页 |
3.2.1 原料与仪器 | 第38-39页 |
3.2.2 炭气凝胶/氧化镍/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 第39-41页 |
3.2.3 性能分析与表征 | 第41-43页 |
3.3 性能与分析 | 第43-50页 |
3.3.1 氧化镍粒径分析与表观形貌 | 第43页 |
3.3.2 红外光谱分析 | 第43-45页 |
3.3.3 复合材料不同比例对电导率的影响 | 第45-46页 |
3.3.4 对材料进行循环伏安性能的测试 | 第46-48页 |
3.3.5 复合材料的形貌分析(SEM) | 第48-49页 |
3.3.6 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分析 | 第49-5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4 炭气凝胶/氧化镍/聚苯胺复合材料电极的制备与电容性能研究 | 第51-61页 |
4.1 引言 | 第51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1-54页 |
4.2.1 电极材料的制备 | 第51-52页 |
4.2.2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52-54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4-60页 |
4.3.1 复合电极材料的循环伏安性能 | 第54-55页 |
4.3.2 复合电极材料的阻抗分析 | 第55-57页 |
4.3.3 复合电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研究 | 第57-58页 |
4.3.4 不同制备工艺对复合材料循环伏安测试的影响 | 第58-59页 |
4.3.5 电流密度对复合电极材料充放电性能的影响 | 第59-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1-62页 |
5.1 结论 | 第61页 |
5.2 展望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附录 | 第68-69页 |
1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8页 |
2 攻读硕士期间获奖情况 | 第68-69页 |
3 实验记录表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