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燃料电池概述 | 第10-11页 |
1.1.1 燃料电池基础 | 第10页 |
1.1.2 燃料电池的分类 | 第10-11页 |
1.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s) | 第11页 |
1.3 直接醇类燃料电池(DAFCs) | 第11-14页 |
1.3.1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s) | 第12-14页 |
1.3.2 直接乙醇燃料电池(DEFCs) | 第14页 |
1.4 燃料电池中钯基催化剂的研究概况 | 第14-21页 |
1.4.1 钯基催化剂的设计思路 | 第14-16页 |
1.4.2 钯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第16-19页 |
1.4.3 钯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1.5 本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2章 材料表征与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22-28页 |
2.1 实验试剂 | 第22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22-23页 |
2.3 催化剂的物理性质表征 | 第23-24页 |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 | 第23页 |
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23-24页 |
2.3.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 | 第24页 |
2.3.4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第24页 |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24页 |
2.4 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24-28页 |
2.4.1 测试体系 | 第24-25页 |
2.4.2 循环伏安法 | 第25-26页 |
2.4.3 计时电流法和双电位阶跃计时电流法(CA) | 第26页 |
2.4.4 电化学阻抗法(EIS) | 第26-28页 |
第3章 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金核钯银壳花状纳米球(Au@PdAgNSs/rGO)的制备及其在碱性介质中对乙醇电催化性能研究 | 第28-44页 |
3.1 引言 | 第28-29页 |
3.2 Au@PdAgNSs/rGO的制备 | 第29-30页 |
3.2.1 氧化石墨烯(GO)的制备 | 第29页 |
3.2.2 Au@PdAgNSs的制备 | 第29-30页 |
3.2.3 Au@PdAgNSs/rGO的制备 | 第3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0-42页 |
3.3.1 Au@PdAgNSs-rGO的形貌和结构表征 | 第30-35页 |
3.3.2 Au@PdAgNSs/rGO的生长机理 | 第35-38页 |
3.3.3 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38-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4章 二氧化铈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物负载钯银纳米管的制备及其在碱性介质中对乙醇电催化性能研究 | 第44-58页 |
4.1 引言 | 第44页 |
4.2 PdAgNTs/CeO_2NPs/rGO的制备 | 第44-46页 |
4.2.1 氧化石墨烯(GO)的制备 | 第44-45页 |
4.2.2 CeO_2NPs的制备 | 第45页 |
4.2.3 PdAgNTs制备 | 第45页 |
4.2.4 PdAgNTs/rGO及PdAgNTs/CeO_2NPs/rGO的制备 | 第45-46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6-55页 |
4.3.1 PdAgNTs/rGO与PdAgNTs/CeO_2NPs/rGO的形貌和结构表征 | 第46-50页 |
4.3.2 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50-5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8页 |
第5章 钯金银纳米片的制备及其在碱性介质中对乙醇电催化性能研究 | 第58-70页 |
5.1 引言 | 第58页 |
5.2 PdAuAgNPs的制备 | 第58-59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59-68页 |
5.3.1 PdAuAgNPs的形貌和结构表征 | 第59-62页 |
5.3.2 PdAuAgNPs的生长机理 | 第62-63页 |
5.3.3 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63-6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6.1 总结 | 第70页 |
6.2 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4页 |
致谢 | 第84-86页 |
个人简历、研究生期间参与科研项目与研究成果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