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争议性事件的媒介框架分析--以“辱母杀人案”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8-15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2 文献综述第9-13页
        1.2.1 争议性事件报道研究现状第9-11页
        1.2.2 媒介框架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4 研究创新第14-15页
第2章 相关研究理论概述第15-17页
    2.1 议程设置理论第15-16页
    2.2 编码—解码理论第16-17页
第3章 研究设计第17-21页
    3.1 研究问题第17页
    3.2 研究方法第17页
    3.3 案例选取及事件回顾第17-18页
    3.4 媒体样本选择第18-19页
    3.5 类目构建第19-21页
第4章 研究发现与结论第21-39页
    4.1 各类框架分布:事实披露框架为主,多元化框架并存第21-23页
        4.1.1 事实披露框架独占鳌头第21-22页
        4.1.2 多元框架各占一定比例第22-23页
    4.2 媒体框架变迁:稳中有变第23-28页
        4.2.1 第一阶段:事实披露框架和建议框架占绝对优势第25-26页
        4.2.2 第二阶段:事件定性框架、影响框架崛起第26-27页
        4.2.3 第三阶段:事件定性框架、影响框架继续攀升第27-28页
    4.3 不同属性媒体的框架构建及变迁第28-33页
        4.3.1 人民日报App的框架构建及变迁第28-30页
        4.3.2 今日头条App的框架构建及变迁第30-31页
        4.3.3 闪电新闻App的框架构建及变迁第31-33页
    4.4 从网民评论看受众解读第33-39页
        4.4.1 同向式解读第34-36页
        4.4.2 对抗式解读第36-37页
        4.4.3 协商式解读第37-39页
第5章 建议第39-44页
    5.1 丰富框架类型第39-40页
    5.2 加强媒介与受众的互动第40-41页
    5.3 主流媒体理性引领价值第41-42页
    5.4 多终端联动构建议题第42-44页
结语第44-45页
致谢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申报》(1872-1949)谣言报道与辟谣的研究
下一篇:应急信息质量与信源可信度双路径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