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新闻学、新闻事业论文--新闻采访和报道论文

《申报》(1872-1949)谣言报道与辟谣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8-15页
    1.1 选题的来源及研究对象第8页
        1.1.1 选题来源第8页
        1.1.2 研究对象第8页
    1.2 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第8-9页
        1.2.1 选题的理论意义第8-9页
        1.2.2 实际意义第9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3页
        1.3.1 国外研究综述第9-11页
        1.3.2 国内研究综述第11-13页
    1.4 研究的创新点所在和解决的主要问题第13-14页
        1.4.1 创新点第13页
        1.4.2 解决的主要问题第13-14页
    1.5 研究途径与方法第14-15页
        1.5.1 文献研究法第14页
        1.5.2 定性分析法第14-15页
第二章 《申报》的创立与传播优势第15-20页
    2.1 《申报》的创立与变革第15-17页
        2.1.1 《申报》的创立与背景第15-16页
        2.1.2 《申报》的特色与改革第16-17页
    2.2 《申报》在谣言报道与辟谣方面的优势第17-20页
        2.2.1 地处上海,有利于信息收集第17-18页
        2.2.2 辐射广,影响大第18页
        2.2.3 具有良好的公众形象第18-20页
第三章 《申报》中的谣言报道第20-28页
    3.1 《申报》对谣言的高度关注第20页
    3.2 《申报》对各类的谣言报道第20-24页
        3.2.1 经济谣言第21-22页
        3.2.2 社会生活谣言第22-23页
        3.2.3 军事谣言第23页
        3.2.4 政治谣言第23-24页
    3.3 谣言报道特色分析第24-28页
        3.3.1 摆事实,讲证据第24-25页
        3.3.2 对民众进行科普第25-26页
        3.3.3 以军事谣言居多第26-28页
第四章 《申报》中的辟谣第28-34页
    4.1 《申报》中的辟谣第28-30页
        4.1.1 官员辟谣第28页
        4.1.2 告示辟谣第28-29页
        4.1.3 报社本身对事件进行分析与辟谣第29-30页
    4.2 辟谣报道的不足第30-32页
        4.2.1 辟谣后的谣言反复出现第30-31页
        4.2.2 信源可信度问题第31页
        4.2.3 辟谣的滞后性第31-32页
    4.3 《申报》辟谣产生的影响第32-34页
        4.3.1 《申报》的辟谣可以稳定社会舆论第32-33页
        4.3.2 正确的辟谣能增强《申报》的公信力第33-34页
第五章 《申报》中有关谣言的讨论第34-40页
    5.1 谣言成因的讨论第34-35页
    5.2 如何禁止谣言的讨论第35-36页
        5.2.1 官方出面第35-36页
        5.2.2 谣言止于智者第36页
    5.3 从古至今人们对谣言的看法与评论第36-40页
        5.3.1 心理起源第37-38页
        5.3.2 谣言的传播第38页
        5.3.3 社会心理第38-40页
第六章 《申报》谣言报道与辟谣的启示第40-44页
    6.1 公共舆论空间中的《申报》第40-41页
    6.2 反映出中国近代特殊时期下的社会历史情境第41页
    6.3 为新型传媒与谣言报道和辟谣提供了鲜活的样本第41-44页
        6.3.1 增加公信力第42页
        6.3.2 提高辟谣速度第42页
        6.3.3 建立灵敏有效的官民对话机制第42-44页
结语第44-45页
致谢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教育类电视台栏目市场化机制建立研究--以江西教育电视台为例
下一篇:争议性事件的媒介框架分析--以“辱母杀人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