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5页 |
第1章 议程设置理论概述 | 第15-20页 |
1.1 经典的议程设置理论 | 第15-16页 |
1.1.1 议程设置理论属于媒体研究 | 第15页 |
1.1.2 议程设置理论的核心观点 | 第15-16页 |
1.2 议程设置理论的发展 | 第16-18页 |
1.3 网络议程设置成为议程设置理论的第三层次 | 第18-20页 |
第2章 “一带一路百人论坛”公众号概述 | 第20-27页 |
2.1 “一带一路百人论坛”公众号简介 | 第20页 |
2.2 “一带一路百人论坛”的专家构成 | 第20-23页 |
2.3 “一带一路百人论坛”公众号报道策略 | 第23-25页 |
2.3.1 发挥意见领袖作用报道“一带一路” | 第23-24页 |
2.3.2 评论是主要体裁 | 第24-25页 |
2.4 “一带一路百人论坛”样本选取的优势 | 第25-27页 |
第3章 “一带一路百人论坛”议程设置 | 第27-33页 |
3.1 专家献策是主要内容来源 | 第27-28页 |
3.2 议程设置基调是国家机构的报道 | 第28页 |
3.3 议程设置要素选择是由繁杂到有序的认知规律 | 第28-30页 |
3.4 议程设置的编辑审查 | 第30-33页 |
3.4.1 公众号来源更广 | 第30-31页 |
3.4.2 同样题材不同视角 | 第31页 |
3.4.3 文章报道的走向有差异 | 第31-32页 |
3.4.4 大众媒体“一带一路”议程设置时效性明显 | 第32-33页 |
第4章 “一带一路”的主要议程 | 第33-48页 |
4.1 城市区域发展的规划 | 第33-36页 |
4.1.1 各区域在“一带一路”带动下开放、联动 | 第33-35页 |
4.1.2 区域发展的亮点和不足 | 第35-36页 |
4.2 企业升级换代 | 第36-38页 |
4.3 金融“通感”的磨合 | 第38页 |
4.4 国际话语权 | 第38-40页 |
4.5 智库团体介绍与推介 | 第40页 |
4.6 “一带一路”在欧洲地区 | 第40-41页 |
4.7 “一带一路”在亚洲地区 | 第41-42页 |
4.8 媒体报道与布局 | 第42-43页 |
4.9 旅游发展及相关带动领域 | 第43-44页 |
4.10 多文明碰撞下的人员交流 | 第44-45页 |
4.11 开展“一带一路”全方位的研究 | 第45-46页 |
4.12 文化传播中的异质事物 | 第46-48页 |
第5章 各主要议程的相互关系 | 第48-51页 |
5.1 主要议程围绕“一带一路”整体系统 | 第48-49页 |
5.2 各议程独立论述“一带一路”专业内容 | 第49-51页 |
第6章 “一带一路百人论坛”议程设置的效果与评估 | 第51-55页 |
6.1 百人论坛的议程设置分类受到国家政府议程的影响 | 第51-52页 |
6.2 百人论坛的议程设置属性由国家决定 | 第52页 |
6.3 百人论坛的议程设置需要媒体、民众的融合 | 第52-53页 |
6.4 百人论坛的议程设置调动各式信息进行微观填补 | 第53-54页 |
6.5 百人论坛的议程设置要政府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共通 | 第54-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