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机车工程论文--动车、动车组(动力列车)论文

动车底部部件异常辨识辅助分析管理系统设计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第9页
    1.2 机械故障诊断与高速铁路信息化发展概况第9-12页
        1.2.1 机械故障诊断发展与应用现状第9-10页
        1.2.2 国内外高速铁路信息化发展概况第10-12页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第12-13页
    本章小结第13-14页
第二章 故障图像分析与关键技术第14-22页
    2.1 动车故障图像获取方式第14页
    2.2 动车底部故障图像特点第14-15页
    2.3 图像配准方法比较与选择第15-17页
        2.3.1 基于灰度信息的图像配准第15页
        2.3.2 基于变换域法的图像配准第15-16页
        2.3.3 基于图像兴趣点的图像配准第16页
        2.3.4 三种配准方式对比选择第16-17页
    2.4 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第17-20页
        2.4.1 管理系统架构模式第17-18页
        2.4.2 开发技术第18-19页
        2.4.3 数据库第19-20页
        2.4.4 机器视觉库第20页
    本章小结第20-22页
第三章 系统概要设计第22-29页
    3.1 系统设计目标第22页
    3.2 系统需求分析第22-25页
        3.2.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第22-24页
        3.2.2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第24-25页
    3.3 系统模块概要设计第25-27页
    3.4 系统执行流程第27-28页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四章 动车底部部件异常辨识与代码移植第29-53页
    4.1 故障检测中的图像处理技术第29-33页
        4.1.1 数字图像获取及表示第29-30页
        4.1.2 目标图像预处理第30-31页
        4.1.3 图像特征增强方法第31-33页
    4.2 动车底部部件图像特征提取第33-42页
        4.2.1 兴趣点提取算法的选择第34-35页
        4.2.2 SURF兴趣点检测与描述第35-41页
        4.2.3 SURF兴趣点提取及效果展示第41-42页
    4.3 兴趣点匹配方法的改进及效果演示第42-45页
    4.4 故障判定分析第45-49页
    4.5 代码移植第49-51页
        4.5.1 JNI技术第49页
        4.5.2 Myeclipse环境下代码移植第49-51页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五章 系统实现与运行展示第53-70页
    5.1 系统开发环境第53-55页
        5.1.1 编程语言第53页
        5.1.2 开发工具第53-54页
        5.1.3 系统框架第54-55页
    5.2 系统分层设计思想第55-56页
    5.3 数据库的设计第56-61页
        5.3.1 数据库链接与数据存取第57页
        5.3.2 数据库表格设计第57-59页
        5.3.3 数据库结构第59-61页
    5.4 应用层核心构件实现第61-62页
    5.5 总体功能模块设计与运行展示第62-69页
        5.5.1 系统登录模块设计第62页
        5.5.2 系统主窗体设计第62-64页
        5.5.3 各个子系统设计第64-69页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结论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4-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HXN5型内燃机车曲轴箱压力高故障解析
下一篇:地铁不锈钢车体结构仿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