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

金属有机骨架/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9页
    1.1 引言第13-14页
    1.2 染料废水特点及处理技术第14-17页
        1.2.1 染料废水特点第14页
        1.2.2 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第14-17页
    1.3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概述第17-22页
        1.3.1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简介第17-18页
        1.3.2 金属有机骨架的命名第18页
        1.3.3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特点第18-21页
        1.3.4 金属有机骨架在染料废水中的应用第21-22页
    1.4 金属有机骨架/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第22-25页
        1.4.1 氧化石墨烯简介第22-23页
        1.4.2 金属有机骨架/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第23-25页
    1.5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第25-27页
        1.5.1 选题依据第25-26页
        1.5.2 研究内容第26-27页
    1.6 技术路线结构第27-29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9-35页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29-30页
        2.1.1 主要使用的化学试剂第29页
        2.1.2 主要分析仪器第29-30页
    2.2 表征及分析方法第30-32页
        2.2.1 粉末X射线衍射(XRD)第30-31页
        2.2.2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第31页
        2.2.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31页
        2.2.4 比表面积微孔结构分析第31-32页
        2.2.5 场发射扫描电镜(SEM)第32页
        2.2.6 Zeta电位第32页
    2.3 吸附实验方法第32-35页
        2.3.1 标准曲线第32-33页
        2.3.2 吸附实验方法第33页
        2.3.3 吸附量计算方法第33-35页
第三章 MIL-68(Al)及MIL-68(Al)/GO的制备与表征第35-45页
    3.1 引言第35页
    3.2 MIL-68(Al)的制备第35-36页
    3.3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第36-37页
    3.4 MIL-68(Al)/GO的制备第37页
    3.5 结果与讨论第37-44页
        3.5.1 X射线衍射(XRD)表征结果第37-38页
        3.5.2 红外(FTIR)表征结果第38-39页
        3.5.3 扫描电镜(SEM)表征结果第39-41页
        3.5.4 N_2吸附脱附表征结果第41-42页
        3.5.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结果第42-44页
    3.6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MIL-68(Al)及MIL-68(Al)/GO对水中甲基橙吸附性能研究第45-62页
    4.1 引言第45页
    4.2 MIL-68(Al)/GO及MIL-68(Al)对水中MO吸附的影响因素研究第45-51页
        4.2.1 pH对吸附的影响第45-46页
        4.2.2 离子强度对吸附的影响第46-47页
        4.2.3 温度对吸附量的影响第47-48页
        4.2.4 时间对吸附量的影响第48-49页
        4.2.5 初始浓度对吸附量的影响第49-51页
    4.3 MIL-68(Al)/GO及MIL-68(Al)对水中MO吸附特性研究第51-56页
        4.3.1 吸附等温线研究第51-53页
        4.3.2 吸附动力学研究第53-54页
        4.3.3 吸附热力学研究第54-56页
    4.4 MIL-68(Al)/GO及MIL-68(Al)对水中MO吸附特性研究第56-60页
        4.4.1 材料水稳定性研究第56-57页
        4.4.2 吸附再生研究第57-58页
        4.4.3 吸附机理研究第58-59页
        4.4.4 对比与评价第59-60页
    4.5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结论与展望第62-64页
    结论第62-63页
    展望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7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7-79页
致谢第79-80页
附件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接种AM真菌对稀土—重金属交互作用的影响
下一篇:载体支撑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水中低浓度稀土回收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