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0-22页 |
1.1 苔藓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态功能 | 第10-14页 |
1.2 矿区苔藓植物研究的历史现状 | 第14-16页 |
1.3 苔藓植物形态学、组织培养和生理生化研究历史现状 | 第16-20页 |
1.3.1 苔藓植物形态学研究历史 | 第16-18页 |
1.3.2 苔藓植物组织培养研究历史 | 第18-19页 |
1.3.3 苔藓植物生理生化研究历史 | 第19-20页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1.5 研究目的意义 | 第21-22页 |
1.5.1 形态学研究 | 第21页 |
1.5.2 组织培养研究 | 第21-22页 |
1.5.3 生理生化研究 | 第22页 |
第二章 研究材料和方法 | 第22-33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22-23页 |
2.2 标本采集 | 第23-24页 |
2.3 研究材料 | 第24-27页 |
2.3.1 白云鄂博矿区8种苔藓植物材料 | 第24-26页 |
2.3.2 组织培养的材料 | 第26页 |
2.3.3 稀土元素对短叶对齿藓胁迫处理的材料 | 第26-27页 |
2.4 研究方法 | 第27-33页 |
2.4.1 形态学 | 第27页 |
2.4.2 组织培养 | 第27-28页 |
2.4.3 消毒剂的筛选 | 第28-29页 |
2.4.4 组培内生菌的研究方法 | 第29-30页 |
2.4.5 生理生化 | 第30-33页 |
第三章 白云鄂博矿区苔藓植物形态解剖学特征研究 | 第33-49页 |
3.1 白云鄂博矿区8种苔藓植物观察结果 | 第33-41页 |
3.1.1 缨齿藓[Jaffueliobryum wrightii (Sull.) Ther] | 第33-34页 |
3.1.2 尖叶对齿藓[Didymodon constrictus (Mitt.) Saito] | 第34-35页 |
3.1.3 短叶对齿藓[Didymodon tectorum (Müll. Hal.) K. Saito] | 第35-36页 |
3.1.4 黑对齿藓[Didymodon nigrescens (Mitt.) Saito] | 第36-37页 |
3.1.5 中华赤藓[Syntrichia sinensis (C.Müll.) Ochyra] | 第37-38页 |
3.1.6 卷叶墙藓[Tortula atrovirens (Smith.) Lindb.] | 第38-39页 |
3.1.7 闭蒴盐土藓[Pterygoneurum kozlovii Lazarenko] | 第39-40页 |
3.1.8 真藓[ Bryum argenteum Hedw.] | 第40-41页 |
3.2 白云鄂博和其它地区8种藓类部分形态特征比较 | 第41-45页 |
3.2.1 缨齿藓 | 第43页 |
3.2.2 尖叶对齿藓 | 第43页 |
3.2.3 短叶对齿藓 | 第43页 |
3.2.4 黑对齿藓 | 第43页 |
3.2.5 中华赤藓 | 第43-44页 |
3.2.6 卷叶墙藓 | 第44页 |
3.2.7 闭蒴盐土藓 | 第44页 |
3.2.8 真藓 | 第44-45页 |
3.3 白云鄂博3个不同矿区的3种藓类植物形态特征比较 | 第45-47页 |
3.4 讨论 | 第47-49页 |
3.4.1 白云鄂博和其它地区8种藓类部分形态特征比较 | 第47页 |
3.4.2 白云鄂博3个不同矿区的3种藓类植物形态特征比较 | 第47-49页 |
第四章 白云鄂博矿区苔藓植物组织培养研究 | 第49-61页 |
4.1 短叶对齿藓植物组织培养 | 第49-53页 |
4.1.1 短叶对齿藓最适消毒方法筛选 | 第50页 |
4.1.2 愈伤组织的诱导 | 第50-53页 |
4.2 组培中的内生菌 | 第53-58页 |
4.2.1 组培苗处理 | 第53-55页 |
4.2.2 细菌的观察鉴定 | 第55-58页 |
4.3 讨论 | 第58-61页 |
4.3.1 组织培养 | 第58-59页 |
4.3.2 内生细菌 | 第59-61页 |
第五章 稀土元素对短叶对齿藓生理生化研究 | 第61-69页 |
5.1 结果分析 | 第62-66页 |
5.1.1 稀土元素对短叶对齿藓POD活力的影响 | 第62-63页 |
5.1.2 稀土元素对短叶对齿藓MDA含量影响 | 第63-64页 |
5.1.3 稀土元素对短叶对齿藓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64-66页 |
5.2 讨论 | 第66-69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69-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