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

转录组学分析铁氧化嗜酸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iphilus硫氧化机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8页
    1.1 酸性矿山废水(AMD)概论第12-15页
        1.1.1 尾矿与AMD第12页
        1.1.2 酸性矿山废水的危害第12-13页
        1.1.3 酸性矿山废水的处理第13-14页
        1.1.4 酸性矿山废水的形成原理第14-15页
    1.2 铁氧化嗜酸硫杆菌第15-23页
        1.2.1 氧化亚铁硫杆菌A.ferrooxidans第15-19页
        1.2.2 铁氧化嗜酸硫杆菌A.ferridurans第19页
        1.2.3 耐寒型氧化亚铁硫杆菌A.ferrivorans第19-23页
        1.2.4 铁氧化嗜酸硫杆菌A.ferriphilus第23页
    1.3 DNA-Seq第23页
        1.3.1 高通量测序技术第23页
    1.4 RNA-Seq第23-26页
        1.4.1 RNA-Seq的介绍第24页
        1.4.2 RNA样品的制备第24-25页
        1.4.3 RNA-Seq实验流程第25页
        1.4.4 RNA-Seq数据分析第25-26页
    1.5 本论文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6-28页
第二章 嗜酸型铁氧化硫杆菌A. ferriphilus SCUT-1的鉴定及培养第28-42页
    2.1 引言第28页
    2.2 实验菌株及培养第28-29页
        2.2.1 菌株第28页
        2.2.2 培养基第28-29页
    2.3 主要仪器与试剂第29-30页
    2.4 实验方法第30-37页
        2.4.1 A.ferriphilus SCUT-1的16S rRNA鉴定第30-33页
        2.4.2 A.ferriphilus SCUT-1的生长及基质利用情况监测第33-37页
    2.5 结果与分析第37-41页
        2.5.1 A.ferriphilus SCUT-1的鉴定第37-38页
        2.5.2 A.ferriphilus SCUT-1生长及基质利用情况测定第38-41页
    2.6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三章 比较转录组学分析A. ferriphilus SCUT-1硫氧化机制第42-73页
    3.1 引言第42页
    3.2 实验材料第42-44页
    3.3 基因组测序第44页
    3.4 RNA测序第44-50页
        3.4.1 RNA样品制备第44-45页
        3.4.2 RNA提取注意事项第45页
        3.4.3 沉淀的洗涤及菌体收集第45-46页
        3.4.4 RNA提取第46-47页
        3.4.5 RNA样品质量的检测第47-48页
        3.4.6 RNA-Seq高通量测序实验及结果质控第48-49页
        3.4.7 数据处理及分析第49-50页
    3.5 两种嗜酸性硫杆菌氧化S~0或FeS_2显著富集pathway比较第50-51页
    3.6 测序结果分析第51-57页
        3.6.1 基因组测序结果第51-55页
        3.6.2 RNA样品的质检结果第55-56页
            3.6.2.1 RNA-Seq结果概况及质量控制第56页
        3.6.3 差异表达基因概况及分析第56-57页
    3.7 GO分析结果第57-61页
    3.8 KEGG pathway分析结果第61-62页
    3.9 两种嗜酸性硫杆菌氧化S~0或FeS_2显著富集pathway比较结果第62-64页
    3.10 A.ferriphilus SCUT-1硫氧化机制分析第64-72页
    3.11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结论与展望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81页
附录第81-8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3-84页
致谢第84-85页
附件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光合磷酸化解偶联剂促进小球藻生长和油脂积累的研究
下一篇:白云鄂博稀土矿区苔藓植物的形态学、组织培养和生理生化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