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特拉克有限公司经营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5 研究创新 | 第15-17页 |
2 格特拉克经营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 | 第17-21页 |
2.1 基于生产有效性的绩效评价理论 | 第17-18页 |
2.2 基于行为和能力的绩效评价理论 | 第18-19页 |
2.3 基于战略管理的绩效评价理论 | 第19页 |
2.4 杜邦分析理论 | 第19页 |
2.5 沃尔评分理论 | 第19-21页 |
3 格特拉克经营绩效的功能组织与评价现状 | 第21-28页 |
3.1 汽车零配件制造业发展概况 | 第21-22页 |
3.2 格特拉克发展概况 | 第22页 |
3.3 格特拉克影响格特拉克经营绩效的功能组织 | 第22-26页 |
3.3.1 运营管理 | 第22-23页 |
3.3.2 资产运营与风险管理 | 第23页 |
3.3.3 信息技术管理 | 第23-24页 |
3.3.4 内审管理 | 第24页 |
3.3.5 客户管理 | 第24-25页 |
3.3.6 采购管理 | 第25页 |
3.3.7 产品发展管理 | 第25-26页 |
3.4 格特拉克经营绩效的评价现状 | 第26-28页 |
4 格特拉克经营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28-35页 |
4.1 格特拉克经营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路 | 第28-30页 |
4.1.1 财务指标的主导地位 | 第28-29页 |
4.1.2 非财务指标的辅助作用 | 第29-30页 |
4.2 格特拉克经营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30-31页 |
4.2.1 统一性原则 | 第30页 |
4.2.2 重要性原则 | 第30页 |
4.2.3 可行性原则 | 第30页 |
4.2.4 可比性原则 | 第30-31页 |
4.2.5 激励性原则 | 第31页 |
4.3 格特拉克经营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 | 第31-35页 |
4.3.1 盈利能力层面 | 第31-32页 |
4.3.2 营运能力层面 | 第32页 |
4.3.3 成长能力层面 | 第32-33页 |
4.3.4 经营绩效评价体系 | 第33-35页 |
5 格特拉克经营绩效的评价与比较 | 第35-48页 |
5.1 样本确定 | 第35-36页 |
5.2 数据处理 | 第36-41页 |
5.2.1 因子分析 | 第37-40页 |
5.2.2 因子得分的系数矩阵 | 第40-41页 |
5.3 经营绩效评价 | 第41-42页 |
5.4 评价标准确定 | 第42-45页 |
5.5 评价结果分析 | 第45-48页 |
6 格特拉克经营绩效提升的策略 | 第48-51页 |
6.1 紧握尖端技术,提高盈利能力 | 第48-49页 |
6.2 强化成本管理,提升运营能力 | 第49页 |
6.3 加快信息化建设,保障成长能力 | 第49-51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