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20页 |
一、问题提出 | 第10-11页 |
二、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3页 |
四、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五、概念界定 | 第17-20页 |
第二章 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的理论支持及其启示 | 第20-24页 |
一、杜威“做中学”思想 | 第20-21页 |
二、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 第21-22页 |
三、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新课标中关于作业设计相关内容的解读 | 第24-28页 |
一、改动内容两处 | 第24-26页 |
二、新增内容三处 | 第26-28页 |
第四章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现状调查及其原因分析 | 第28-30页 |
一、作业任务较为繁重 | 第28页 |
二、作业形式单一乏味 | 第28-29页 |
三、作业内容机械枯燥 | 第29页 |
四、作业批改效果一般 | 第29-30页 |
第五章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的思考 | 第30-34页 |
一、作业设计的目的 | 第30-31页 |
二、作业设计的原则 | 第31-33页 |
三、作业设计的方法 | 第33-34页 |
第六章 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案例分析及其经验小结 | 第34-46页 |
经验一:重视作业内容的课外延伸价值-—不只是游戏 | 第34-36页 |
经验二:增加作业设计形式的丰富性——“小作家的成长” | 第36-38页 |
经验三:给予教师作业选择自主权利——教辅材料的疑惑 | 第38-40页 |
经验四:提倡家长配合式的作业布置——“漂母进饭”的背后 | 第40-42页 |
经验五:追求多元化评价方式——奖励卡的使用 | 第42-46页 |
第七章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的注意事项 | 第46-50页 |
一、不同人员的角色定位 | 第46-47页 |
二、不同阶段的作业实施 | 第47页 |
三、不同类型的作业形式 | 第47-50页 |
第八章 结论 | 第50-52页 |
附录1 | 第52-54页 |
附录2 | 第54-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