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引言 | 第7-9页 |
(一) 本选题的由来 | 第7页 |
(二) 本选题研究的意义 | 第7-8页 |
(三) 本选题的研究方法 | 第8-9页 |
一、研究农村小学教师“老龄”问题的理论依据 | 第9-16页 |
(一) “职业生涯”意义上的教师“老龄”标准 | 第9-14页 |
(二) “职业社会化”视角下的教师“老龄”问题 | 第14-16页 |
二、农村小学教师“老龄”问题的现状调查 | 第16-27页 |
(一) 调研过程 | 第16页 |
(二) 调研的基本数据 | 第16-19页 |
(三) 农村小学“老龄”教师的现状 | 第19-24页 |
(四) 教师“老龄”问题对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 第24-27页 |
三、农村小学教师“老龄”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7-32页 |
(一) “民转公”人员的比例大 | 第27-28页 |
(二) 不合格的人员难以退出教师岗位 | 第28-29页 |
(三) 难以得到新教师的补充 | 第29-30页 |
(四) 难以留住骨干教师与年轻教师 | 第30页 |
(五) 为保“重点”,地方各级学校层层拔高使用教师 | 第30-32页 |
四、解决农村小学教师“老龄”问题的对策 | 第32-35页 |
(一) 采取适当措施,清退“不合格”人员 | 第32页 |
(二) 打破传统招聘形式,多渠道补充新教师 | 第32-33页 |
(三) 建立义务教育教师的合理流动机制 | 第33-34页 |
(四) 加大投入,保障农村小学的师资队伍建设 | 第34页 |
(五) 全面加强农村教师的岗位培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后记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