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10-11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3-14页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6页 |
第二章 贵州民众教育馆概况 | 第16-33页 |
第一节 贵州民众教育馆产生的背景 | 第16-20页 |
一、民众教育馆在近代中国产生的背景 | 第16-18页 |
二、民众教育馆在贵州的发展概况 | 第18-20页 |
第二节 贵州民众教育馆的分布及实施原则 | 第20-27页 |
一、贵州民众教育馆的分布 | 第20页 |
二、贵州民众教育馆的实施原则 | 第20-21页 |
三、贵州民众教育馆的设施 | 第21-27页 |
第三节 民众教育馆的组织与人事 | 第27-33页 |
一、贵州民众教育馆内部组织及演变 | 第27-28页 |
二、贵州民教馆人员构成及素质 | 第28-33页 |
第三章 贵州民众教育馆对民众文化与生活的改善 | 第33-71页 |
第一节 普及民众文化知识 | 第33-38页 |
一、创办民众学校 | 第34-35页 |
二、推行识字教育 | 第35-38页 |
三、组织民族教育工作队 | 第38页 |
第二节 改善民众生活 | 第38-52页 |
一、推行生计教育,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 第39-42页 |
二、普及卫生知识,促进民众身心健康 | 第42-47页 |
三、提倡合作制度,发展民众生产 | 第47-50页 |
四、引进优良品种,增加农业收入 | 第50-51页 |
五、提倡造林运动,改善生态环境 | 第51-52页 |
第三节 培养民众抗战意识 | 第52-62页 |
一、创办国难展览,增强民众公民意识 | 第52-53页 |
二、编拟民众读物,培养民众民族意识 | 第53-60页 |
三、举办通俗演讲,唤醒民众爱国意识 | 第60-62页 |
第四节 丰富民众业余生活 | 第62-71页 |
一、创办民众茶园 | 第62-63页 |
二、举行各类体育活动 | 第63-65页 |
三、举行各种艺术娱乐 | 第65-71页 |
第四章 贵州民众教育馆对民众文化生活的影响及存在问题 | 第71-80页 |
第一节 贵州民众教育馆对民众文化生活的影响 | 第71-73页 |
一、提高贵州民众的文化素质 | 第71页 |
二、改变了贵州民众的社会生活习惯 | 第71-72页 |
三、增强了贵州民众抗战建国力量 | 第72-73页 |
四、促进了贵州经济的发展 | 第73页 |
第二节 贵州民教育馆存在的问题 | 第73-80页 |
一、经费短缺 | 第74-76页 |
二、人才匮乏 | 第76-78页 |
三、设施简陋 | 第78页 |
四、活动范围狭小 | 第78-80页 |
结语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7页 |
附录A | 第87-89页 |
附录B | 第89-93页 |
附录C | 第93-94页 |
附录D | 第94-10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104-105页 |
致谢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