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

新加坡城市景观设计中的符号学应用

致谢第3-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3页
    1.1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第9页
    1.2 研究现状第9-11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页
    1.3 研究内容第11-12页
    1.4 研究方法和手段第12-13页
第二章 符号学与景观设计的关系第13-31页
    2.1 符号学理论概述第13-16页
    2.2 景观表意符号第16-20页
        2.2.1 景观作为叙述自然和历史文化故事的符号第16-18页
        2.2.2 景观作为表达地方文化的符号第18-19页
        2.2.3 景观作为表达大众文化的符号第19-20页
    2.3 符号学在景观设计要素中的体现第20-28页
        2.3.1 建筑和建筑群第20-22页
        2.3.2 街道与广场第22-24页
        2.3.3 历史文化名胜古迹第24-25页
        2.3.4 园林与绿化第25-27页
        2.3.5 城市景观小品第27-28页
    2.4 城市景观的符号功能第28-31页
        2.4.1 认知功能第28-29页
        2.4.2 实用功能第29页
        2.4.3 审美功能第29-30页
        2.4.4 文化教育功能第30-31页
第三章 新加坡城市景观设计的现状与特点第31-37页
    3.1 新加坡城市景观的现状第31-35页
        3.1.1 自然类景观第31-33页
        3.1.2 人文类景观第33-35页
    3.2 新加坡城市景观设计的特点第35-37页
        3.2.1 自然中的景观第35页
        3.2.2 风格各异的建筑第35-36页
        3.2.3 可持续发展第36-37页
第四章 符号学在新加坡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必要性第37-42页
    4.1 新加坡城市景观的影响因素第37-40页
        4.1.1 政策历史背景第37-38页
        4.1.2 宗教与文化定位第38-39页
        4.1.3 经济与城市发展第39-40页
        4.1.4 小结第40页
    4.2 新加坡景观符号的表征第40页
    4.3 新加坡景观符号的意义第40-42页
第五章 基于符号学的景观分类在新加坡城市景观中的体现与表达第42-57页
    5.1 图像性符号景观第43-48页
        5.1.1 建筑第43-47页
        5.1.2 城市景观小品第47页
        5.1.3 小结第47-48页
    5.2 指示性符号景观第48-52页
        5.2.1 建筑与建筑群第48-50页
        5.2.2 街道和广场第50-51页
        5.2.3 历史文化名胜古迹第51-52页
        5.2.4 城市景观小品第52页
        5.2.5 小结第52页
    5.3 象征性符号景观第52-55页
        5.3.1 城市景观小品第53-55页
    5.4 小结第55-57页
第六章 结语第57-60页
    6.1 对中国城市景观符号化设计的启示第57页
    6.2 研究成果第57-59页
        6.2.1 拟形型城市景观设计第58页
        6.2.2 指示型城市景观设计第58页
        6.2.3 拟意型城市景观设计第58-59页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59-6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撞击作用下RC框架结构的抗连续性倒塌分析方法研究
下一篇:水景反射池在园林中的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