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

我国商品房买卖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绪论第9-13页
第1章 我国商品房买卖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第13-17页
    1.1 惩罚性赔偿的概念第13-14页
    1.2 我国现行法律文件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发展第14-15页
    1.3《商品房买卖合同解释》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第15-17页
第2章 我国商品房买卖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缺陷第17-25页
    2.1 商品房买受人的消费者地位不明确第17-18页
        2.1.1 商品房买受人消费者地位不明确的表现第17-18页
        2.1.2 商品房买受人消费者地位不明确的原因第18页
        2.1.3 商品房买受人消费者地位不明确的危害第18页
    2.2《商品房买卖合同解释》的法律依据不够完善第18-21页
        2.2.1《消法》没有作为《商品房买卖合同解释》的法律依据第19页
        2.2.2《商品房买卖合同解释》法律依据不够完善的原因第19-20页
        2.2.3《商品房买卖合同解释》法律依据不够完善的危害第20-21页
    2.3 惩罚性赔偿适用范围狭窄第21-22页
        2.3.1 《商品房买卖合同解释》列举的情形不足以涵盖所有违法行为第21-22页
        2.3.2 惩罚性赔偿适用范围狭窄的原因第22页
        2.3.3 惩罚性赔偿适用范围狭窄的危害第22页
    2.4 惩罚性赔偿金标准过于笼统第22-25页
        2.4.1 弹性条款无法实现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初衷第22-23页
        2.4.2 惩罚性赔偿金标准过于笼统的原因第23-24页
        2.4.3 惩罚性赔偿金标准过于笼统的危害第24-25页
第3章 完善我国商品房买卖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建议第25-42页
    3.1 明确商品房买受人的消费者地位第25-27页
        3.1.1 明确规定商品房是商品,买房人是消费者第25-26页
        3.1.2 明确商品房买受人消费者地位的必要性第26-27页
        3.1.3 对国内相关法律法规的借鉴第27页
    3.2 完善《商品房买卖合同解释》的法律依据第27-30页
        3.2.1 《消法》应当成为《商品房买卖合同解释》的法律依据之一第28页
        3.2.2 完善《商品房买卖合同解释》法律依据的必要性第28-29页
        3.2.3 对国内相关法律法规的借鉴第29-30页
    3.3 拓宽商品房买卖中惩罚性赔偿的适用范围第30-35页
        3.3.1 采用“典型列举”与“兜底条款”结合的方式规定其适用范围第30-32页
        3.3.2 拓宽惩罚性赔偿适用范围的必要性第32-33页
        3.3.3 对国内典型案例的借鉴第33-35页
    3.4 制定惩罚性赔偿金的具体标准第35-42页
        3.4.1 确定三倍赔偿限额及具体参考因素第35-38页
        3.4.2 制定惩罚性赔偿金具体标准的必要性第38-39页
        3.4.3 对国内外相关立法经验的借鉴第39-42页
结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7页
致谢第47-48页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维码支付法律问题研究
下一篇:我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的困境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