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电液比例控制技术 | 第10-12页 |
1.1.1 电液比例控制技术的概述与含义 | 第10-11页 |
1.1.2 电液比例控制技术的历史背景及成长趋势 | 第11-12页 |
1.2 电液比例控制系统 | 第12页 |
1.2.1 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组成 | 第12页 |
1.2.2 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优点 | 第12页 |
1.3 测控系统 | 第12-14页 |
1.3.1 测控系统的组成 | 第12-13页 |
1.3.2 测控技术的发展 | 第13-14页 |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电液比例泵控马达系统 | 第15-21页 |
2.1 电液比例压力—流量实验台的概述 | 第15页 |
2.2 泵控马达系统组成及原理 | 第15-20页 |
2.2.1 泵控马达系统的主要元件及作用 | 第15-19页 |
2.2.2 泵控马达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19-2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电液比例泵控马达试验平台监控系统硬件选型 | 第21-36页 |
3.1 硬件选型的要求 | 第21-22页 |
3.2 上下位机硬件的选型 | 第22-24页 |
3.2.1 上位机选型 | 第22页 |
3.2.2 下位机选型 | 第22-23页 |
3.2.3 上位机和下位机的硬件连接 | 第23-24页 |
3.3 数据采集卡的选型和链接关系与信号输出卡的选型 | 第24-28页 |
3.4 连接端子板的选型 | 第28-31页 |
3.5 比例放大器选型 | 第31-32页 |
3.6 传感器的选型 | 第32-33页 |
3.7 测控系统硬件总体设计框图及总线连接图 | 第33-35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基于下位机PLC的测控系统设计 | 第36-48页 |
4.1 测控系统中PLC的控制设计要求 | 第36-37页 |
4.2 PLC的基本概况 | 第37页 |
4.3 PLC控制器设计 | 第37-47页 |
4.3.1 编程环境 | 第37-38页 |
4.3.2 编程线缆与通讯设置 | 第38页 |
4.3.3 PLC输入输出(I/O)点数与存储器容量的估算 | 第38-40页 |
4.3.4 存储器容量的估算 | 第40页 |
4.3.5 模拟量输入模块 | 第40-41页 |
4.3.6 I/O点的分配 | 第41-43页 |
4.3.7 硬件连接设计 | 第43-44页 |
4.3.8 软件模块划分 | 第44-4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基于组态王的测控系统软件设计 | 第48-82页 |
5.1 测控系统中组态王的控制设计要求 | 第48-49页 |
5.2 组态王的基本概况 | 第49-50页 |
5.3 组态王中图形界面设计及汇编各部分命令语言 | 第50-67页 |
5.3.1 启动界面 | 第50-52页 |
5.3.2 监控画面 | 第52页 |
5.3.3 系统参数画面 | 第52-59页 |
5.3.4 数据库画面 | 第59-62页 |
5.3.5 泵控马达控制特性实验 | 第62-64页 |
5.3.6 实时曲线一、二画面 | 第64页 |
5.3.7 模拟/数字量输入输出画面 | 第64-65页 |
5.3.8 报警信息画面 | 第65-66页 |
5.3.9 历史数据画面 | 第66页 |
5.3.10 试验报表画面 | 第66-67页 |
5.4 组态王命令语言 | 第67-74页 |
5.4.1 应用程序命令语言 | 第67-73页 |
5.4.2 数据改变命令语言 | 第73-74页 |
5.4.3 事件命令语言 | 第74页 |
5.5 数据库 | 第74页 |
5.6 运行与调试 | 第74页 |
5.7 基于组态王的PID控制 | 第74-80页 |
5.7.1 泵控马达系统实验控制原理 | 第75-76页 |
5.7.2 PID控制画面设计以及参数设置 | 第76-79页 |
5.7.3 采用PID算法的系统调试过程 | 第79-80页 |
5.8 试验结果 | 第80-81页 |
5.9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2-83页 |
结论 | 第82页 |
展望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附录 | 第86-9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成果 | 第98-99页 |
致谢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