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激光角度欺骗干扰技术的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激光对抗的概述 | 第10-12页 |
1.2 激光干扰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 第12-13页 |
1.2.1 激光有源干扰的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1.2.2 激光无源干扰的发展现状 | 第13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激光制导技术和激光角度欺骗干扰技术 | 第15-24页 |
2.1 激光制导技术 | 第15-20页 |
2.1.1 激光制导技术的原理 | 第15页 |
2.1.2 激光制导武器的制导方式 | 第15-17页 |
2.1.3 激光制导武器的分类 | 第17-19页 |
2.1.4 四象限探测器 | 第19-20页 |
2.2 激光角度欺骗干扰技术 | 第20-23页 |
2.2.1 激光角度欺骗干扰原理 | 第20-21页 |
2.2.2 激光角度欺骗干扰系统组成 | 第21-22页 |
2.2.3 激光角度欺骗干扰的条件 | 第22页 |
2.2.4 激光角度欺骗干扰的特点 | 第22-2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对假目标的研究 | 第24-43页 |
3.1 地面假目标 | 第25-33页 |
3.1.1 假目标的选取 | 第25-26页 |
3.1.2 地面假目标研究现状 | 第26页 |
3.1.3 人工假目标 | 第26-29页 |
3.1.4 多个假目标的布局 | 第29-33页 |
3.2 水面假目标 | 第33-37页 |
3.3 空中假目标 | 第37-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对干扰激光的研究 | 第43-55页 |
4.1 激光脉冲的编码及识别 | 第43-50页 |
4.1.1 激光脉冲的编码方式 | 第43-46页 |
4.1.1.1 有限位随机周期脉冲序列 | 第43-44页 |
4.1.1.2 伪随机码 | 第44-45页 |
4.1.1.3 脉冲间隔编码 | 第45-46页 |
4.1.2 激光编码识别 | 第46-50页 |
4.1.2.1 简单编码预测 | 第47页 |
4.1.2.2 自相关矩阵识别 | 第47-49页 |
4.1.2.3 伪随机码最小周期识别法 | 第49-50页 |
4.2 干扰激光功率要求 | 第50-54页 |
4.2.1 大目标 | 第52-53页 |
4.2.2 小目标 | 第53-5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激光角度欺骗干扰作战效能分析 | 第55-61页 |
5.1 激光角度欺骗干扰成功概率分析计算 | 第55-58页 |
5.1.1 激光导引头波门分析 | 第55页 |
5.1.2 干扰信号超前进入导引头波门的成功率 | 第55-58页 |
5.2 激光角度欺骗干扰成功后对真目标的杀伤率 | 第58-6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61-64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61-62页 |
6.2 今后的工作和方向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