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国外环境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环境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2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12-14页 |
2 环境风险评价的理论基础 | 第14-22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14页 |
2.2 环境风险评价基本内容和常用方法介绍 | 第14-22页 |
2.2.1 基本内容 | 第14-16页 |
2.2.2 常用方法介绍 | 第16-21页 |
2.2.3 小结 | 第21-22页 |
3 城镇燃气管网建设环境风险分析 | 第22-46页 |
3.1 城市天然气管网建设现状和特点 | 第22-28页 |
3.1.1 长输天然气与城镇燃气管道特点和区别分析 | 第22-25页 |
3.1.2 城镇燃气管道在不同区域铺设的特点分析 | 第25-27页 |
3.1.3 在役管道与新建管道环境风险对比分析 | 第27-28页 |
3.1.4 小结 | 第28页 |
3.2 管网建设环境风险事故发生因素识别 | 第28-41页 |
3.2.1 管道事故发生因素故障树的建立 | 第28-35页 |
3.2.2 管网环境风险事故发生因素分析 | 第35-41页 |
3.3 城镇燃气管网建设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初步构建 | 第41-43页 |
3.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理论 | 第41-42页 |
3.3.2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第42-43页 |
3.3.3 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 第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6页 |
4 城镇燃气管网建设环境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 | 第46-78页 |
4.1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特点介绍 | 第46-47页 |
4.1.1 环境风险值计算常规方法 | 第46页 |
4.1.2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优缺点 | 第46-47页 |
4.1.3 小结 | 第47页 |
4.2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47-61页 |
4.2.1 建立评价对象的因素论域 | 第47-49页 |
4.2.2 建立管道各级因素评判评语集 | 第49-50页 |
4.2.3 构造判断矩阵 | 第50-58页 |
4.2.4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58-61页 |
4.2.5 进行各级因素的模糊综合评判 | 第61页 |
4.3 实例应用 | 第61-75页 |
4.3.1 案例背景介绍 | 第61-69页 |
4.3.2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应用 | 第69-7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5-78页 |
5 城镇燃气管网建设环境风险减缓对策研究 | 第78-86页 |
5.1 环境风险管理 | 第78-83页 |
5.1.1 重庆两江新区管网建设环境风险减缓对策 | 第78-81页 |
5.1.2 重庆长寿区管网建设环境风险减缓对策 | 第81页 |
5.1.3 其他风险预防措施 | 第81-83页 |
5.2 风险应急方案 | 第83-86页 |
5.2.1 综合应急方案 | 第83页 |
5.2.2 具体应急方案 | 第83-86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6-88页 |
6.1 结论 | 第86-87页 |
6.2 展望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附录 | 第94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94页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