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成都市龙泉驿区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案例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16页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第10-11页
        1.1.1 选题依据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第14页
        1.3.1 研究思路第14页
        1.3.2 研究内容第14页
    1.4 研究方法第14-16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第16-20页
    2.1 相关概念第16-18页
        2.1.1 公共服务第16-17页
        2.1.2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17页
        2.1.3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17-18页
    2.2 理论基础第18-20页
        2.2.1 公共治理理论第18-19页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第19-20页
第三章 成都市龙泉驿区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基本情况第20-27页
    3.1 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背景和动因第20-21页
        3.1.1 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第20-21页
        3.1.2 促进统筹城乡均衡发展的重大任务第21页
        3.1.3 解决农村公共服务明显滞后问题的现实需要第21页
    3.2 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思路和内容第21-23页
        3.2.1 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基本思路第21-22页
        3.2.2 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主要内容第22-23页
    3.3 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措施和成效第23-24页
    3.4 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创新和不足第24-27页
        3.4.1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创新之处第24-26页
        3.4.2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不足之处第26-27页
第四章 成都市龙泉驿区农村公共服务的多元供给主体分析第27-36页
    4.1 以政府为主体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第27-29页
        4.1.1 政府供给公共服务的内容第27-28页
        4.1.2 政府供给公共服务的标准第28页
        4.1.3 政府供给公共服务的模式第28-29页
    4.2 以市场为主体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第29-30页
        4.2.1 市场供给公共服务的内容第29页
        4.2.2 市场供给公共服务的标准第29-30页
        4.2.3 市场供给公共服务的方式第30页
    4.3 以第三部门为主体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第30-32页
        4.3.1 第三部门供给公共服务的内容第31页
        4.3.2 第三部门供给公共服务的方式第31-32页
    4.4 以村级自治组织为主体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第32-34页
        4.4.1 村级自治组织供给公共服务的内容第32页
        4.4.2 村级自治组织供给公共服务的标准第32-33页
        4.4.3 村级自治组织供给公共服务的方式第33-34页
    4.5 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供给主体内在关系第34-36页
        4.5.1 多元供给主体之间的权责边界第34-35页
        4.5.2 多元供给主体之间的协同配合第35-36页
第五章 成都市龙泉驿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多重保障机制分析第36-42页
    5.1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项目经费投入机制第36-37页
        5.1.1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财政预算投入机制第36页
        5.1.2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定额补贴投入机制第36-37页
        5.1.3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市场融资投入机制第37页
    5.2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统筹机制第37-38页
        5.2.1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统筹规划机制第37页
        5.2.2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资源整合机制第37-38页
        5.2.3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信息共享机制第38页
    5.3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民主管理运行机制第38-39页
        5.3.1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群众民主参与机制第38页
        5.3.2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群众民主决策机制第38-39页
        5.3.3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群众民主评议机制第39页
        5.3.4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群众民主监督机制第39页
    5.4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人才队伍支撑机制第39-42页
        5.4.1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干部人才派驻机制第39-40页
        5.4.2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紧缺人才引进机制第40页
        5.4.3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区域人才整合机制第40-42页
第六章 成都市龙泉驿区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借鉴意义第42-45页
    6.1 改善民生是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根本出发点第42-43页
    6.2 由单一功能到综合服务是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发展方向第43页
    6.3 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基础条件第43页
    6.4 民主管理是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重要保障第43-45页
第七章 结论第45-46页
致谢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行政许可立法执法若干问题研究
下一篇:天津大学新闻网汉译英翻译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