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2-22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9页 |
1.2.1 国外家庭农场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1.2.2 国内家庭农场研究综述 | 第16-19页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9页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9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21页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22-28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22-24页 |
2.1.1 农户 | 第22页 |
2.1.2 家庭农场内涵 | 第22-23页 |
2.1.3 河南省家庭农场认定标准 | 第23-24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4-28页 |
2.2.1 农业生产函数 | 第24页 |
2.2.2 规模经济理论 | 第24-25页 |
2.2.3 农户行为理论 | 第25-27页 |
2.2.4 计划行为理论 | 第27-28页 |
第三章 鹤壁市家庭农场的创办情况介绍 | 第28-36页 |
3.1 创办家庭农场的必要性 | 第28-29页 |
3.1.1 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 第28页 |
3.1.2 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 | 第28页 |
3.1.3 农民增收的迫切需求 | 第28-29页 |
3.2 河南省家庭农场的创办情况 | 第29-30页 |
3.3 鹤壁市农户创办家庭农场基本情况 | 第30-35页 |
3.3.1 鹤壁市基本情况介绍 | 第30-31页 |
3.3.2 鹤壁市家庭农场创办情况 | 第31-33页 |
3.3.3 鹤壁市农户创办家庭农场的优势 | 第33-35页 |
3.3.4 鹤壁市农户创办家庭农场的困难 | 第35页 |
3.4 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鹤壁市农户创办家庭农场意愿的实证研究 | 第36-58页 |
4.1 农户创办家庭农场意愿的影响因素假设 | 第36-38页 |
4.1.1 个体特征 | 第36-37页 |
4.1.2 家庭因素 | 第37页 |
4.1.3 政策感知 | 第37-38页 |
4.2 问卷调查 | 第38-39页 |
4.2.1 问卷设计 | 第38页 |
4.2.2 数据采集 | 第38-39页 |
4.3 样本的统计特征分析 | 第39-49页 |
4.3.1 调查对象的个体特征统计 | 第39-42页 |
4.3.2 调查对象的家庭特征统计 | 第42-45页 |
4.3.3 调查对象对政策的感知、接受培训特征统计 | 第45-47页 |
4.3.4 调查对象对家庭农场的认识情况统计 | 第47-49页 |
4.4 农户创办家庭农场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9-56页 |
4.4.1 理论模型的构建 | 第49-50页 |
4.4.2 变量说明 | 第50-52页 |
4.4.3 模型回归结果及分析 | 第52-53页 |
4.4.4 农户个体特征对农户创办家庭农场意愿的影响 | 第53-54页 |
4.4.5 农户家庭特征对农户创办家庭农场意愿的影响 | 第54-55页 |
4.4.6 政策感知对农户创办家庭农场意愿的影响 | 第55-56页 |
4.4.7 不显著因素的原因解释 | 第56页 |
4.5 小结 | 第56-58页 |
第五章 促进鹤壁市农户创办家庭农场的对策建议 | 第58-62页 |
5.1 做好家庭农场的宣传工作,提升农户对家庭农场的认知度 | 第58页 |
5.2 做好家庭农场的咨询、解疑工作,提升农户对家庭农场的了解度 | 第58页 |
5.3 规范土地流转市场和完善土地流转政策,加快农场主的土地流转步伐 | 第58-59页 |
5.4 鼓励和支持农业大户创办家庭农场,加快家庭农场创办步伐 | 第59页 |
5.5 加大对家庭农场的金融支持力度,解决农场主的资金问题 | 第59-60页 |
5.6 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户参与力度 | 第60页 |
5.7 加大家庭农场的政策扶持,完善配套服务 | 第60页 |
5.8 培育示范性家庭农场,促进家庭农场的创办和发展 | 第60-61页 |
5.9 建立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农户转出土地的后顾之忧 | 第61-62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62-64页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第62-63页 |
6.2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附录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