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12-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问题提出与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1.3 研究文献述评 | 第14-19页 |
1.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4页 |
1.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1.3.3 综合述评 | 第18-19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9页 |
1.4.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4.2 本文的技术路线 | 第19页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19-21页 |
2 关于家庭农场的基本理论 | 第21-26页 |
2.1 家庭农场的基本问题分析 | 第21-22页 |
2.1.1 家庭农场的内涵特征 | 第21-22页 |
2.1.2 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 | 第22页 |
2.2 我国家庭农场产生的基础 | 第22-26页 |
2.2.1 我国家庭农场产生的背景 | 第22-23页 |
2.2.2 我国家庭农场产生的必要性 | 第23-26页 |
3 家庭农场的培育路径探析 | 第26-34页 |
3.1 基于劳动力生产要素投入的家庭农场培育路径分析 | 第26-29页 |
3.1.1 关于劳动力生产要素的理论基础 | 第26-27页 |
3.1.2 从劳动力生产要素的供给与需求分析家庭农场的培育路径 | 第27-29页 |
3.2 基于土地要素投入的家庭农场培育路径分析 | 第29-30页 |
3.2.1 关于土地生产要素的理论基础 | 第29页 |
3.2.2 从农业生产函数分析土地生产要素对家庭农场的培育路径的启示 | 第29-30页 |
3.3 基于资本生产要素投入的家庭农场培育路径分析 | 第30-31页 |
3.3.1 关于资本生产要素的理论基础 | 第30-31页 |
3.3.2 从农业生产函数分析资本生产要素投入对家庭农场培育路径的启示 | 第31页 |
3.4 基于农产品价值实现过程的家庭农场培育路径分析 | 第31-34页 |
4 山东省家庭农场的发展历程与发展现状 | 第34-36页 |
4.1 山东省家庭农场发展的总体情况 | 第34页 |
4.2 山东省家庭农场的认定条件 | 第34-35页 |
4.3 山东省家庭农场的经营结构 | 第35页 |
4.4 山东省家庭农场的政策扶持 | 第35-36页 |
5 山东省胶州市家庭农场发展的成效及问题分析 | 第36-41页 |
5.1 胶州市家庭农场的发展成效 | 第36-38页 |
5.1.1 家庭农场的数量逐年增加 | 第36页 |
5.1.2 新型职业农民开始出现 | 第36页 |
5.1.3 部分非家庭农场主的农民收入增加 | 第36页 |
5.1.4 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逐渐增强 | 第36-37页 |
5.1.5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发展 | 第37-38页 |
5.1.6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 | 第38页 |
5.2 胶州市家庭农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8-41页 |
5.2.1 家庭农场的界定不清晰,制度不规范 | 第38页 |
5.2.2 家庭农场缺乏人才,农场主素质普遍不高 | 第38-39页 |
5.2.3 家庭农场经营用地不稳定,土地流转愈加困难 | 第39页 |
5.2.4 家庭农场经营结构相对单一,产业链延伸不明显 | 第39-40页 |
5.2.5 政府补贴力度相对较弱,家庭农场经营资金不足 | 第40-41页 |
6 山东省家庭农场培育路径归纳比较与政策启示 | 第41-49页 |
6.1 基于劳动力要素投入的家庭农场培育路径与政策启示 | 第41-42页 |
6.1.1 提升家庭农场主的综合素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 第41页 |
6.1.2 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保障家庭农场用地稳定性 | 第41-42页 |
6.2 基于土地要素投入的家庭农场培育路径与政策启示 | 第42-44页 |
6.2.1 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创新土地流转政策 | 第42-44页 |
6.2.2 推进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带动农民收入倍增 | 第44页 |
6.3 基于资本要素投入的家庭农场培育路径与政策启示 | 第44-46页 |
6.3.1 全方位建设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 第44-46页 |
6.3.2 加大对家庭农场生产经营的资金支持 | 第46页 |
6.4 基于产品价值实现的家庭农场培育路径与政策启示 | 第46-49页 |
6.4.1 成立家庭农场联合会 | 第46-47页 |
6.4.2 加强农业风险防范 | 第47页 |
6.4.3 打造家庭农场产品品牌 | 第47-49页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49-50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49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个人简历 | 第54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