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需求侧能效评估系统研制及在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应用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课题的背景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电力需求侧管理发展现状 | 第12-14页 |
1.2.2 电力需求侧能效评估发展现状 | 第14-16页 |
1.2.3 电动汽车充电站发展现状 | 第16-17页 |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7-18页 |
1.4 本文主要内容及结构 | 第18-19页 |
第2章 电力需求侧能效评估方法研究 | 第19-32页 |
2.1 建立电力需求侧评估指标体系 | 第19-27页 |
2.1.1 建立指标体系的步骤 | 第19页 |
2.1.2 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 | 第19-20页 |
2.1.3 建立电力需求侧能效评估指标体系 | 第20-21页 |
2.1.4 建立电动汽车充电站能效评估指标体系 | 第21-22页 |
2.1.5 部分电动汽车充电站能效指标释义 | 第22-27页 |
2.2 电力需求侧能效评估方法 | 第27-31页 |
2.2.1 评估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 | 第27-29页 |
2.2.2 模糊综合评估法 | 第29-30页 |
2.2.3 模糊隶属度确定 | 第30-3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电动汽车充电站能效评估应用 | 第32-50页 |
3.1 电动汽车充电站基本情况概述 | 第32页 |
3.2 充电站电能质量指标分析 | 第32-36页 |
3.3 充电站充电机损耗分析 | 第36-43页 |
3.3.1 充电机模型 | 第36-37页 |
3.3.2 充电机中元器件损耗模型 | 第37-39页 |
3.3.3 不同类型充电机损耗模型 | 第39-40页 |
3.3.4 仿真算例 | 第40-43页 |
3.4 电动汽车充电站能效评估分析 | 第43-49页 |
3.4.1 电动汽车充电站指标体系及权重确定 | 第43-46页 |
3.4.2 电动汽车充电站模糊综合评价 | 第46-48页 |
3.4.3 综合评估结果 | 第48-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电动汽车充电站谐波治理研究 | 第50-58页 |
4.1 电动汽车充电站谐波测试数据分析 | 第50-52页 |
4.2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工作机理及仿真实现 | 第52-56页 |
4.2.1 有源电力滤波器装置的工作原理 | 第52-53页 |
4.2.2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硬件设计 | 第53-54页 |
4.2.3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控制与检测方法 | 第54-56页 |
4.3 装置投入效果分析 | 第56-5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5章 电动汽车充电站能效评估系统设计 | 第58-67页 |
5.1 系统总体设计 | 第58-61页 |
5.1.1 系统设计的原则 | 第58页 |
5.1.2 系统构架设计 | 第58-59页 |
5.1.3 系统应用功能模块设计 | 第59-61页 |
5.2 系统软件平台 | 第61-66页 |
5.2.1 WEB 系统管理 | 第61页 |
5.2.2 自定义参数功能 | 第61-62页 |
5.2.3 电能质量分析功能 | 第62-65页 |
5.2.4 能效综合评估功能 | 第65-6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总结及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