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包(应用软件)论文

基于京剧表演程式的体感游戏角色动作设计及体验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9-18页
    1.1 课题来源第9页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9-12页
        1.2.1 课题背景第9-11页
        1.2.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1.3.1 有关京剧程式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第12-13页
        1.3.2 有关京剧程式数字化重构的国内外研究第13-15页
        1.3.3 有关体感游戏角色动作设计的国内外研究第15-16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16-18页
        1.4.1 主要研究内容第17页
        1.4.2 研究方法第17-18页
第2章 京剧的表演程式及其数学思想第18-31页
    2.1 京剧表演程式的基本概念第18-20页
        2.1.1 程式和程式化的界定第18页
        2.1.2 京剧表演程式的内涵第18-19页
        2.1.3 京剧表演程式的相关学说第19-20页
    2.2 京剧程式的结构体系及文化内涵第20-24页
        2.2.1 京剧程式的构成要素第20-21页
        2.2.2 京剧程式的规范体系第21-22页
        2.2.3 京剧程式的文化内涵第22-24页
    2.3 京剧表演程式中数学思想的体现第24-30页
        2.3.1 京剧程式中的黄金分割思想第24-26页
        2.3.2 京剧程式中的分形思想第26-28页
        2.3.3 京剧程式中的数学曲线第28-30页
    2.4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京剧表演程式与体感游戏动作的同构设计第31-44页
    3.1 网络体感游戏的模式化动作方式第31-34页
        3.1.1 动作的数学抽象第31页
        3.1.2 夸张的表现手法第31-32页
        3.1.3 自由的动态交互第32-33页
        3.1.4 实时的空间计算第33-34页
    3.2 京剧程式与体感游戏动作模式的同构性第34-37页
        3.2.1 严整的数字化特点第34-35页
        3.2.2 现实生活的提炼概括第35-36页
        3.2.3 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段第36-37页
    3.3 基于京剧表演程式的体感游戏程式化动作构建第37-43页
        3.3.1 京剧动作程式的采集与游戏数据获取第37-38页
        3.3.2 京剧动作程式的重构与游戏动作生成第38-40页
        3.3.3 京剧动作程式的舞台与游戏环境设计第40-41页
        3.3.4 实时交互的粒子化反馈系统第41-43页
    3.4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4章 体感游戏程式化动作设计的检测和用户体验第44-62页
    4.1 京剧程式数字化重构的检测第44-46页
        4.1.1 实验目的第44页
        4.1.2 实验过程第44-45页
        4.1.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5-46页
    4.2 游戏动作设计体验性的检测第46-47页
        4.2.1 实验目的第46页
        4.2.2 实验过程第46-47页
        4.2.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7页
    4.3 游戏学习效果的检测第47-51页
        4.3.1 实验目的第48页
        4.3.2 实验过程第48-49页
        4.3.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9-51页
    4.4 体感游戏程式化动作的用户体验分析第51-61页
        4.4.1 生命信息的具身化表达体验第51-54页
        4.4.2 能量流动的电子化交互体验第54-56页
        4.4.3 京剧程式数学美的重构体验第56-61页
    4.5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结论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第67-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不可影像化”到奥斯卡大奖--试析《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小说与电影的艺术转换
下一篇: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反馈语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研究